论民初工商总长刘揆一及其施政理念-政府的施政理念.docxVIP

论民初工商总长刘揆一及其施政理念-政府的施政理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论民初工商总长刘揆一及其施政理念:政府的施政理念 作者简介:丁健(1978-),男,河南太康人,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安阳,xxxx。论民初工商总长刘揆一及其施政理念丁健摘要:在民初复杂动荡的政局中,尽管政治进步较为缓慢,但经济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经济增长速度是近代以来少有的最快时期之一。经济增长离不开袁世凯北京政府的努力,时任工商总长的刘揆一其任期内,敢于担当,大胆改革,施行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工商政策和措施,为民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他的工商思想和施政理念对当今仍有借鉴意义,这无疑应该受到今人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民初;工商总长;刘揆一;施政理念 中图分类号:K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2)01-0045-05刘揆一(1878-1950),字霖生,湖南湘潭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师从著名经学大师王?运。1903年自费赴日留学,并参与声讨沙俄侵华罪行,组织“拒俄义勇队”,筹组华兴会,后策动长沙起事,由于事泄流亡日本。1907年初加入同盟会,并代理同盟会庶务职衔,主持总部工作长达四、五年之久。武昌起义后与黄兴、宋教仁驰赴武汉,为稳定武汉战局、促成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任北京政府工商总长。1915年8月,筹安会成立,杨度曾以5万元相赠,以换取其参加,遭其坚决拒绝。1916年初在天津创办《公民报》,刊登反对帝制的言论,且揭露袁世凯与日本密谋签订“二十一条”,报馆因此被日租界当局查封。五四运动后寓居北平,撰写《黄兴传记》。不久举家迁回湖南,而本人常寓南京。“九一八”事变以后,散发《救国方略之我见》,主张共同抗日。抗日战争期间,隐居湖南洪江、湘潭,不参与国民党政府活动。解放后受聘为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多次与毛泽东主席书信往来。1950年11月1日病逝于湘潭。纵观刘揆一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但与之相应的对其研究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仅对其工商总长任期内的施政理念做一粗浅探析。 一、刘揆一就任工商总长的波折 刘揆一被袁世凯任命为工商总长,有过不少的波折。唐绍仪辞职后,袁世凯本意是想唐内阁各员暂仍其旧,他在与同盟会代表张耀曾、李肇甫、刘彦、熊成章等四人的谈话中曾有过流露:“如唐总理决计辞职,则第二次内阁余以为国务员中可一切任用旧人,惟总理及一二国务员必不肯留者略为更动可耳”。尽管后来一再挽留宋教仁、蔡元培、王正廷、王宠惠等诸人,但他们坚决不同意留下,袁世凯只有作罢,另谋出路。而对于同盟会所提出的政党内阁和超然内阁,他不以为然,“唯诸君所说之超然内阁及政党内阁,余均不能赞成,以余之意,现在吾国情形两种内阁均不适用,第一人材之缺乏,今如专取共和党或同盟会或超然无党之人组织内阁,无论何方面均不能得许多人才,故予之意见,非连(联)合数党及无党之人共得组织,则断不能成一美满之内阁”[1]。有鉴于此,后来袁世凯不顾同盟会政党内阁之主张,遂向参议院提议提名陆征祥为内阁总理。因为陆长期在外,与国内各派自然较少恩怨。黎元洪赞他“旧史不书其恶,新党不隶其名”[2]。袁世凯也认为陆“既知中国固有之情势,又知外国政治发达之趋向,与共和民主之精神,陆君国外国内之声誉本甚美满……希望诸君同意。”当时投票结果是同意47票,不同意10票,陆征祥获得参议院通过。[3] 当时人们对陆征祥组阁充满希望。而当真正到重新组阁时,问题便一个接着一个。起初,在陆征祥内阁成员的组成上,关于工商总长一职,起初并不是刘揆一。袁世凯先是提名沈秉?,可共和党声言反对。遂改为蒋作宾,结果不获参议院通过。最后再提刘揆一,以“同意者四十五人,不同意者三十六人,同意者多数。”[4]而终获通过。刘揆一当选工商总长,可谓一波三折。当然,这仅仅是工商部部长人事更迭表现的一角。其实,民初工商总长选择之所以颇费周折,就是因为党派意见掺杂其间。 党会林立是民初政坛一个非常重要和奇特的历史现象。有人做如下评论:“社团之多,真如过江之鲫”[5]。民初尽管党派林立,而左右政党趋势的主要是“北洋、国民、进步三派,北洋派常占行政优势,国民派常占立法优胜,进步派因缘离合于二者之间”[6]。在实际的政治生态中也是北洋集团、国民党、进步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他小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他们在政治权势上的角逐,直接影响着内阁的稳定。 正是由于民初党争,刘揆一当选工商总长后,又遭到同盟会同人的非议。袁世凯与同盟会代表谈话后,反对政党内阁之意昭然若揭。同盟会也于1912年6月28日举行会议拿出对策,会上蔡元培提议:同盟会各国务员应全行退职,以示本会主张纯粹政党内阁之意见。刘揆一首表反对,以为本会在北

文档评论(0)

tes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