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主备教师
刘鹏
教学目标教学 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课时安排本课题教学共(
教学目标
教学 难点
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课时安排
本课题教学共(2 )课时
1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重点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第一课时
一、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 和煦(xil) 干涸(he) 吞噬(shi)
裸索(祯)戈壁滩(gs) 无垠(ym) 边缘(yuan)
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二、导入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 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
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 理位置。
图片2: “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 “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 “探险乐园罗布泊”
三、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 学习课文内容
(一) 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12、13段)
明确: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
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儿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
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 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 恶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 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二) 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 .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 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 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
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练习二)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三) 学习对比的写法。
组织学生讨论
1 .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明确: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
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巳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五、 探究活动 提问:(练习三)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
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 罗布泊。)
六、 拓展学习(练习四)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七、 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
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作者通过翔实的 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 境的呼吁。
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