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各个年龄段的称谓讲解.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 子。 2 .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 子和带子。 如 《后汉书·桓郁传》: “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 ” 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 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 抱者也。”亦作“孩抱”。 4 . 龆龀:儿童换齿。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 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 .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 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 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 年”。 7 .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礼记·内则》: “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 代为“总角”。 8 . 豆蔻:本是植物名, 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杜牧 《赠 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 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 .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 年而笄。” 10 . 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 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 .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 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 . 弱冠:男子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 “二十曰弱,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 龄。 13 . 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 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4 . 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5 . 知命:五十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 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 . 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 为六十岁的代称。 17 .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8 . 耋:七十至八十岁。 毛传: “耋,老也。 八十曰耋。 ” 《左传·僖公九年》: “以伯舅耋老,加劳, 赐一级, 无下拜。 ” 19 . 耄: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 十曰耄。” 20 . 期颐: 一百岁。 《礼记·曲礼上》: “百年曰期,颐。” 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 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 为“期颐”。 中国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 锡《送张盥诗》。 襁褓:不满周岁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 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 十初度”。 孩提: 2 ~ 3 岁 垂髫 (tiao ,又称髫年 ) : 女孩 7 岁 (髫 )。古时童子未 冠,头发下垂, 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 《藉田赋》: “被 褐振裾,垂髫总发。” 龆龀、龆年:指儿童 7~8 岁。语出《韩诗外传》卷一: “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齿……” 总角:幼年泛称,具体指八九岁的少年。古代儿童 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 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 形如两个羊角, 故称“总角”。语出《诗经》,如《诗 ?卫风 ?氓》“总角之宴”, 又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