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侠五义》版本的流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三侠五义》版本的流变 略论《三侠五义》版本的流变 PAGE / NUMPAGES 略论《三侠五义》版本的流变 略论《三侠五义》版本的流变 中国古代小说从故事流传到整理成书,常常要经过长时间的复杂演变过程,此间要经过说书人、编写者,从内容到形式多方面加工改正。侠义公案故事以前主要以说书、听书的形式流传,当时真实能买得起作品直接阅读的人极少,常常是些王侯将相、富家子弟或家境富饶的知识分子,而一般百姓却只好望书兴叹,他们主要经过听书的形式来赏识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 《三侠五义》长久在民间流传,最后经 一人加工而成,也就是胡适所说的“滚雪球” 。《三侠五义》版本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经过多人校编整理刊印,体现不一样的版式风采。 《三侠五义》的蓝本是石玉昆常说的《龙图公案》 。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是道光年间在北京颇负盛名的说书 艺人,他将宋元以来广为流传的包公故事加以增饰编缀,首尾贯穿,演为大部。石玉昆就是以说唱包公故事而有名的,故富察贵庆《叹石玉昆》诗曰: “编来宋朝包公案,成就当时石玉昆。”现存《龙图公案》版安分繁简两个系统,不题撰人。此中繁本十卷一百则,其版本主要有:清初刊大本, 藏北大图书室; 四美堂刊本, 藏大连市图书室; 雨余堂刊本,藏天津人民图书室。 简本系统版本主要有: 乾隆书业堂刊本, 藏辽宁图书室;嘉庆七年刊本,藏日本公理图书室。简本系 由繁本删削一些故事而成, 文字并没有大异。 依据李家瑞的 《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侠五义〉 》和王虹的《〈龙图公案〉与〈三侠五义〉》可知:《龙图公案》 文字比较 “蠢笨”,书中有许多 “横生枝节的空话” ,经常穿插一些闲话和笑料,全书有白有曲,基本上没有回目,许多地保留了说唱时的原貌。 从说曲稿《龙图公案》到章回体《龙图耳录》是《三侠 五义》版本演变的重要一环。 在石玉昆说唱 《龙图公案》 时,有人听而录之,故曰“耳录” ,遂有《龙图耳录》 。《龙图公案》的整理者在听记说唱故事的基础上, 必定进行二度加工、创作,不单删掉《龙图公案》中很多负担的话,并且删去了几个与整个构造没关系的故事;两书地名、人名多有不一样。 孙楷第认为《龙图耳录》 “全书尽是白话文,无唱词,盖记 录时略之”。《龙图耳录》有较系统的情节构造,有对仗工整 的回目,能够说是一部比较齐备的小说。此书向来未刊印, 仅有手本。主要手本有:孙楷第藏本;汪原放藏本,亦即谢 蓝斋本;傅惜华藏同治六年( 1867)手本,已佚。汪原放将 所收藏的当时已成国内孤本的《龙图耳录》捐赠给中华书局 上海编译所, 1980 年上海古籍第一版社据傅氏所校汪原放藏本 刊印刊行。 此后,问竹主人复加以订正,取名为《忠烈侠义传》 , 集成一百二十回,退思主人后赞曰: “文正诸臣之忠也,金氏等辈之烈也, 玉堂多人之义也, 命之以《忠烈侠义传》 名,诚不诬矣。”光绪元年( 1875),着迷道人公余时又“从头检阅,另录成编,订为四函” 。光绪四年( 1878),问竹主人又 同友人退思主人 “相互参合删定, 汇而成卷”。光绪五年( 1879)由问竹主人、退思主人、着迷道人先后略加订正的《三侠五 义》,一般题为“石玉昆述” ,由北京聚珍堂以活字本刊行,书名题为《忠烈侠义传》 ,扉页镌《三侠五义》 。光绪己卯孟夏问竹主人 《侠义传序》 云:“且此中烈妇烈女, 义仆义鬟,以及吏役、老百姓、僧役人等,好侠尚义者,不行列举,故取 传名曰‘忠、烈、侠、义’四字。 ”“惟是书篇页过多,钞录 匪易,是以藉聚珍版而攒成之,以供同好。第句中有因操土 音,故书讹字,读者宜自明之。 ” 《三侠五义》删去了《龙 图耳录》中全部标注及大批谈论负担之词,两者对比, 《三侠五义》 约少了十几万字, 但语言更精华, 情节更紧凑。《三侠五义》最先刊行时名为《忠烈侠义传》 ,鲁迅论曰:“大旨在揄扬勇侠,赞叹粗豪,然有不用背于忠义。 ”精粹地归纳了是书特点。版本主要有:光绪五年( 1879)北京聚珍堂原刊活字本,首有问竹主人、退思主人、着迷道人序;光绪八 年( 1882)活字本;光绪九年( 1883)高雅堂复本;光绪十年( 1884)东昌宝兴堂刻本; 1925 年亚东图书室排印本。 1889 年,经学大师俞樾读到《三侠五义》 ,倍加赏识: “及阅至终篇, 见其事迹奇特, 笔意酣恣,描摩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中筋节。 ”“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 ”同时,他 又认为开头一段“狸猫换太子”故事“白家老妪” “殊涉不经”,乃重撰第一回;又认为书中南侠(展昭) 、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所谓“三侠” ,实为“四侠”, 而艾虎、沈仲元亦足称侠,遂改题为《七侠五义》 。嗣后, 这两种簿本并行于世。经俞樾一赞一改, 《七侠五义》遂声 价倍增,以致以后, 《三侠五义》之名渐被《七侠五义

文档评论(0)

137****3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