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之9 人际关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人际关系;本章主要内容;本章重点;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Read Larson(1982) 的试验: 人们如何利用时间 结果: 人们在将近3/4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 我们为什么需要与他人相伴?;心理学的原因;哈利·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沙赫特·斯坦利的实验;影响亲和的因素;日本大地震后出现结婚潮;2、焦虑与亲和 面临使人尴尬或自我意识升高但却不带有生理痛楚的情景会引起人的焦虑; 焦虑同亲和倾向的关系与恐惧刚好相反 3、出生次序与亲和 长子女和独生子女表现出较强的亲和需求;社会交换理论(霍斯曼) 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 6 种重要报酬(魏斯,1974): 依恋(父母、配偶、亲密朋友); 社会融合(同事、朋友等) 价值确定;照顾他人(被需要); 可靠的同盟感; 得到指导(医生、老师、朋友); 寂寞: 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 ; 寂寞分类: 情绪性的寂寞: 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而引起的寂寞。 社会性寂寞: 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1)婚姻与经济状况: 已婚者的寂寞感较少; 贫穷的人比富有的人寂寞感强 (2)年龄因素: 青少年最寂寞 (3)人格因素: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技巧差。 克服寂寞首先需要提高社交技巧 ;三、研究概况:;四、人际关系测量;例如:“我过生日最愿意请的朋友, 是______和 。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量表解释 0~8分 :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也喜欢你。而且你能够从与朋友相处中得到许多乐趣。 9~14分 :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你的人缘一般。 15~28分 :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你不善于交谈,可能性格孤僻或者自高自大。;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1、外表的吸引: Karen Dion 及其同事的试验 “外表吸引的刻板印象”----美即好 ;Karen Dion 及其同事的试验;E.Walster 电脑舞会试验;(1)完美的平均主义 (2)进化与吸引力。 进化观观点:从生物学角度看,美丽反映了健康、年轻和富于生殖能力。人们是被原始的吸引力所驱动 (3)社会比较:你自己的比较标准。 (4)我们所爱的人的吸引力。; 他们并非真人,而是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两名心理学家日前按照人类面孔的黄金分割比例以及多数人的审美标准,利用计算机合成出了最漂亮的男女面孔,并表示对称的脸孔才是最美的。 ;男性更重视 伴侣的外貌、比自己年轻; 女性更重视 伴侣的经济情况、比自己年长 原因: (1)、社会文化角度: 男女社会角色不同; 广告、媒体的影响; (2)、进化论观点: 为了使繁衍后代的成功率最大。; 良好的交往行为、正面的互动,在交往过程可以产生交情。 原因: (1)交往可以帮助人掌握外部世界; (2)可以使人找到联系感和归属感; (3)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曝光效应” (4)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相互性”;“曝光效应”;进化论观点(伯恩斯); 熟悉使戒心解除,舒适度提升,正性情感增加 多次接触提高再认识; 熟悉情况下,会预测对方行为,避免不愉快; 假设常见到的人与我们相似。 ;“曝光效应”的限制;得失效应;3、相似性或互补性;给17名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 事前先测量了他们的态度、价值观,根据测量结果(相近或相异)分配房间,不再干涉; 结果: 相近者成为了好友;相异者则不行。; 相似的人为我们提供社会性证实,增强自信 个体有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态的协调一致性; 有意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成为朋友; 意见相左的人,会使我们进行负性推论 ;4、接近性;接近性增加了熟悉; 接近性与相似有关; 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 认知失调理论----积极方式去认知;5、个人其他特征;二、关系的发展;人际关系发展阶段;自我暴露;三、亲密关系;2、爱情与喜欢的关系;(1)依恋 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焦虑/矛盾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