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第9章口腔粘膜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病 学习要求: 掌握基本病理变化、白斑、扁平苔藓、慢 性盘状红斑狼疮、复发性口腔溃疡、 天疱 疮的病理变化; 熟悉类天疱疮、肉芽肿性唇炎的病理变化; 了解AIDs的口腔表现,常见粘膜病的临床 表现。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 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有角化部位的上皮角化层增厚,无角化部位上皮出现角化。过度正角化(hyperorthokeratosis)和过度不全角化(hyperparakeratosis)。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2. 角化不良(dyskeratosis):棘层或基底层出现单个或成团的细胞角化。出现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或异常增生上皮中及鳞状细胞癌中。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3. 棘层增生(acanthosis):即棘层增厚,常伴钉突延长。原因为细胞数目增多或体积增大。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4. 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上皮分化紊乱导致的形态学改变,与非典型性(atypia)不同。 表现:基底细胞极性消失、基底细胞增生、上皮此次紊乱、滴状钉突、分裂增加(异常分裂)、上皮浅层细胞分裂、异型性、核浆比例增加、核浓染、核仁增大、粘附力下降、错角化。分轻、中、重度异常增生。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上皮异常增生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5. 上皮萎缩 (epithelial atrophy) 上皮棘层细胞数量减少,上皮层变薄。 6.海绵形成(spongiosis): 上皮细胞间由于水肿液聚积,细胞间隙加宽,棘细胞间桥拉长或断裂,这种病变图像很似海绵,常见于粘膜炎症。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7.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vaculation and liquefaction of basal cell):基底细胞内水肿,细胞稍增大,胞浆呈空泡状,称空泡性变;水肿严重时,细胞发生液化溶解,细胞排列不齐,基底膜不清,甚至消失。常见于扁平苔藓和红斑狼疮。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8.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此种病变为上皮细胞内水肿,体积明显增大变圆色浅,故称气球样变,见于病毒性粘膜病。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9.网状变性(reticular degeneration) 上皮细胞由于严重的细胞内水肿,部分细胞破裂,残存的细胞壁相互连结成网状,网眼内充以水肿液,严重时形成多房性水疱。此病变见于病毒感染的疾患,如单纯疱疹,疱疹性口炎等。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0.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 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的主动性细胞自杀过程,为生理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其表现为细胞皱缩,胞浆嗜酸深染,细胞间失去连接,核碎裂后形成凋亡小体。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1.棘层松解(acantholysis):棘层细胞间粘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此种病变见于天疱疮等。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2.疱(vesicle): 粘膜或皮肤内贮存液称疱,按内容物分水疱、血疱及脓疱;按大小分大疱(bulla)1~3mm者为小泡,聚集成簇时称疱疹。在组织学上根据疱形成的部位可分:棘层内疱、基层下疱。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3.糜烂(erosion):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为糜烂。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痊愈后不留瘢痕。 14.溃疡(ulcer): 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而脱落形成凹陷为溃疡。深层溃疡累积粘膜下层,痊愈后留有瘢痕。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5.皲裂(rhagade): 粘膜或皮肤发生的线状裂口为皲裂,系由某些疾病或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力变脆而成,如核黄素缺乏时可引起皲裂。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6.假膜(pseudomembrane):也叫伪膜,为灰白色或黄白色的膜。在溃疡的表面常有假膜形成,假膜由炎症渗出的纤维素形成网架,将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症渗出的细胞聚集在一起而形成。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7.斑(macule): 是黏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大小不等,不高起,也无硬度改变。红色斑:血管增生、扩张及充血;黑斑:黑色素细胞或嗜噬黑色素细胞(me1anophages)、含铁血黄素存在、金属颗粒沉积如银汞沉着症。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8.丘疹(papule):粘膜或皮肤上的小突起1~5mm,基底为圆形或椭圆形,顶端有尖、圆、扁平各形不一。在麻疹患者往往在颊粘膜出现丘疹,为诊断该病的一个早期特征,丘疹在显微镜下表现为:(1)上皮增厚;(2)浆液渗出;(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