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多重障碍演化研究——“迈瑞”与“振华重工”的纵向案例分析.docVIP

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多重障碍演化研究——“迈瑞”与“振华重工”的纵向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多重障碍演化研究 ——“迈瑞”与“振华重工”的纵向案例分析 摘要:选取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借鉴扎根分析流程,梳理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演化过程,揭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机理,即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过程中的障碍是多重的,且多重障碍间存在叠加效应;归纳破解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的策略组合,提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过程中应树立策略组合的观念,采取组合策略规避或破除障碍;强调后发企业尤其要关注创新回溯阶段的技术回溯升级障碍和法律规制抑制障碍,重视并适时确立前瞻型战略柔性策略,居安思危,提前作好应对发达国家技术规范和法律规制挑战的准备。 关键词: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创新障碍,创新追赶 0 引言 “逆向创新(Reverse Innovation)”概念由通用电气集团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ery. Immelt)、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维贾伊·戈文达拉扬(V. Govindarajan)及其搭档克里斯·特林布尔(Trimble. C)于2009年提出[1]。他们以GE公司在中国研发的便携式成像仪为例,指出逆向创新是首先被新兴市场国家采用并逆向回输到发达国家的创新。 逆向创新源于新兴市场,新兴市场为创新提供了空间和机会[2]。在创新过程中,新兴市场特有的创新资源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提供了比较优势,后发企业不仅具有人力成本优势、低廉的产业配套资源和产业政策扶持比较优势[3],有效融入本土创新元素的优势[1],还具有更了解本土市场需求的优势[4],理应更容易成功。但是,梳理相关文献发现,逆向创新成功案例更多来自于行业中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例如,GE针对印度和中国市场研发的便携式成像仪,沃尔玛创立的“小型商店”模式,百事可乐公司基于印度市场研发的扁豆食品,全民诊断公司研发的纸质诊断测试等。后发企业逆向创新成功案例并不多见。在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过程中,除比较优势等有利条件外,是否面临更多阻碍创新活动的不利因素?如果存在,应该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 Hadjimanolis[5]研究指出,后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正确识别这些障碍因素是消除障碍或将障碍转换为有利条件的途径;Mathews[6]认为,新兴市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挑战;Hang[7]和Prahalad[8]强调资源匮乏对后发企业的不利影响。相对于运作良好或者资源禀赋优良的跨国公司而言,新兴市场国家后发企业初始资源和能力存量少,技术技能和研发能力远远落后[9]。 不同于上述研究将注意力仅放在技术、资源和市场等方面遇到的挑战上,吴贵生[10]研究指出,中国企业创新不仅面临创新固有的自然障碍、跨国公司垄断造成的人为障碍,还面临国内环境造成的规制障碍以及企业自身引起的内在障碍。但是,该研究提出的规制障碍主要着眼于国内环境。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Path[11]注意到创新产品在回溯发达国家市场时,同样面临法律和监管障碍;Rowthorn[12]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指出逆向创新产品在发达国家扩散阶段,法律和监管是更为突出的关键障碍,但是该障碍因素在现实中很少受到关注。 上述学者都对后发企业创新障碍机理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遗憾的是尚未有学者基于全过程视角对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因素进行分阶段考察,未能回答如下3个问题:①后发企业在逆向创新各阶段会遇到哪些障碍?②这些障碍有着怎样的演变规律?③后发企业该如何突破障碍实现逆向创新的向上流动和升级?已有文献无法对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指导。基于此,本文采取案例研究方法,尝试基于全过程视角分析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障碍机理,揭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发生和破解的一般规律。 1 研究设计与案例素描 1.1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目前国内外对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尚缺乏深入研究,而Einsenhardt(1989)和Yin(1994)都曾指出,案例研究特别适用于新的研究领域或现有研究似乎不充分的领域,适用于解释性或探索性地回答“如何”或“为什么”等范畴的问题,所以,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案例研究中,扎根分析方法具有根植于现实资料发展理论、重视变化与互动的特性,以科学且严谨的分析程序而著称[13]。鉴于此,本研究选择扎根分析方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基于原始资料归纳并构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的演化规律模型。 本文选择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迈瑞”)和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振华重工”)进行案例研究,主要原因在于:①迈瑞和振华重工同属发展中国家高科技技术设备制造行业领导者,二者具有较强代表性;②迈瑞和振华重工(部分代表性逆向创新成果如图1所示)均开展了一系列逆向创新活动,创新历程比较完整,以它们为案例便于探究在熟悉

文档评论(0)

owenjie2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