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_罗可可风格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5 课 罗可可艺术设计 (18 世纪) 一、 文脉: 18 世纪的法国绘画之所以取得公认的领衔地位,在于画家把握住了时代精神。步入繁 荣的欧洲正需要对女性彬彬有礼的交际往来、 巧妙幽默的言谈举止和更加轻松欢愉的艺术风 格。 被称为罗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 18世纪前半期。 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 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 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 杜巴莉夫人的趣味 左右着宫廷, 致使美化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 它一方面不能避免浮华做作, 缺乏对 于神圣力量的感受; 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愉悦亲切, 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1定义 罗可可原指由石子和贝壳组成涡卷形或花朵形的人造岩石,用于房间装饰。后人用以 称谓 17-18 世纪的艺术风格。罗可可艺术涉及到室内装饰、建筑、绘画、雕刻、家具、陶 瓷、染织、服装等各个方面,作品注重曲线趣味和非对称性,色彩艳丽,形式繁冗浮华, 人物造型轻盈飘逸。审美上故意破坏形式美中对称和均衡的艺术规律,形成了具有浓厚浪 漫主义色彩的新风格,成为流行于 18 世纪上半叶的造型装饰艺术。 2 特点: 罗可可艺术布局巧妙,给人以轻松、 快乐、意趣盎然之感。罗可可的艺术向我们阐述的 艺术感念是:视觉艺术强调的重点是愉悦眼睛,而不是特别重视阐述概念和表明理智。 3 原因 1) 法国是洛可可的发源地。法国宫廷内对王权强大的路易十四时代雄伟庆典的厌 倦,转为崇尚私人沙龙的聚会享受、讲求精美风雅的时尚品位。 2) 女权 3) 巴洛克艺术风格发展到极致的表现。 二、 艺术设计成就 (一)家具 1 法国罗可可家具 1) 时期:摄政时期( 1715-1723)路易十五时期( 1724-1774 ) 2) 种类繁多: 柜子:柯莫德 桌子:标罗、梳妆桌 椅子:佛提尤(会议椅) 、贝尔杰尔(安了椅) 、观牌椅、梳妆椅、恋人 椅、丢歇斯(组合椅) 、卡纳排(三人椅) 3) 家具师及家具师行会 梅索尼耶( 1693-1750 ) 克雷森( 1685-1742 ) 埃班( 1721-1763 ) 2 英国罗可可家具 1) 时期:安娜女王时期( 1702-1714)乔治王朝( 1714-1837 ) 2) 风格: 安娜女王式( 1702-1715 ) 特点:猫爪抓球、桃花心木 代表:翼状椅、薄板靠背椅 早期乔治式( 1714-1754) 装饰泛滥 齐宾泰尔式( 1740-1779 )和亚当、贺普尔怀特、谢拉顿并称乔治王朝四个家 具师。 第一个以家具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家具 出版《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图册》 1754 年 对西班牙、意大利、北欧设计具有广泛影响。 风格特点: 简捷朴实的英式吸收了罗可可的纤细柔和的曲线并融入东方艺术, 如采 用中国的回纹和窗格作装饰。 采用桃花心木雕刻,取代路易十五式的面料包覆 3 美国罗可可家具 1) 时期: 早期和后期 (1700-1790 )殖民地式家具, 后期殖民地式家具是英国罗 可可式家具的简化。装饰减少,比例的优美和适用。 2) 类型:韦廉•玛丽式、安娜女王式、齐宾泰尔式 3) 温莎椅:(windsor chair)产生于17世纪英国,盛行18世纪美国和世界各地 的璇杆式椅子。造型简朴、体态轻盈。十八世纪以来给世界家具市场带来巨 大影响,现在普遍流行于欧美和日本。 产生 美国的发展:费城 特点: 1 )璇木,有牛角形拉腿档 2)马鞍形坐面 3) 靠背结构:梳背、弓背、环背、透雕背板。 (二)瓷器 1 、欧洲瓷器的发展 1) 伯蒂格尔和切恩豪斯 2) 伯蒂格尔砾器 1708 3) 白釉瓷器 1709 年 2、各国名窑 1) 德国的麦森窑( 1710 年) 次维考粘土、西诺瓦白土的硬质瓷器 装饰艺术家赫罗尔特和釉下青花 1724 年 雕塑家吉尔西纳、坎德勒与“日本宫” (奥古斯都二世)的大型陶瓷雕塑 2) 法国的塞弗尔窑 特点: 1.器皿的两面中心绘制罗可可式的装饰纹样,以青、绿、黄或者玫 瑰色为底色。 2.艺术家参与创作,如布歇 她喜欢蔷薇色,于是皇家塞夫勒瓷厂出产的瓷器被冠以 “蔷薇蓬巴杜 ”的名字。她亲自设计的一 种宫内服饰,被命名为蓬巴杜式便服,后来凡是她喜欢、她接受以及她点头的一种面包、一道菜 肴、马车造型、扇子花色、化妆品、丝带等等,都与她的芳名联系起来,成为宫内外最高贵的流 行款式。她是路易十五式 (即洛可可 )艺术的主宰, 一切以她的好恶为准, 人称 “洛可可的母亲 ”。 法 国哲学家伏尔泰对她的评语是 : 她灵魂正直,心地公平,如此名姬,实为旷世罕见。 3) 英国的斯普特窑和骨灰瓷 (1 )小乔希亚•斯普特和硬质骨灰瓷、转移贴画工艺 ( 2)韦奇伍德( 1 73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