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成员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为人和动物的肠道菌,其中部分有致病性。共性是:…………;肠杆菌科概述;二、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均能生长。所有肠道杆菌菌落特点相似,无鉴别意义。;鉴定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4. 抗原构造复杂
肠道杆菌抗原构造十分复杂
①菌体抗原—“0”抗原 细菌细胞壁中脂多糖,为群特异性抗原。 “0”抗原 特异性由脂多糖未端重复结构的多糖残基侧链决定.具有“0”抗原 细菌菌落呈光滑型(S);丢失多糖侧链的细菌菌落呈粗糙型(R).R型菌的致病性明显降低.
;;②鞭毛抗原—“H”抗原 多数肠道杆菌具有鞭毛,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特异性强.
③包膜抗原— 位于 0 抗原 外侧,常可阻遏 0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如大肠杆菌中K抗原\伤寒杆菌中的Vi抗原。
④菌毛抗原—化学成分是菌毛蛋白质,也可干扰0 凝集,加热后即可破坏。
⑤肠道菌共同抗原—(enterobacteria common antigen,ECA) 存在于肠道菌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所有肠道菌均有ECA,在肠杆菌鉴定中有一定意义
;5.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
6.变异性 肠道杆菌易发生变异,尤其可经基因转移和重组造成耐药性变异。;第一节 埃希菌;一、生物学性状;生化反应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 ;其它生化反应
IMViC 试验 (与产气杆菌区别);抗原性
抗原结构: O抗原 170多种
H抗原 56种
K抗原 100种
(分L、A、B)三型
鉴定后大肠杆菌血清型命名法:
O:K:H
如 O157:K58(B1):H7;二、 致病性;所致疾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腹泻机理;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
现认为为菌体表面结构(菌毛)
人类致病性大肠杆菌定居因子分为CFAⅠ、CFAⅡ二种。抗原性强,其抗体可阻抑细菌的粘附,因此可作为免疫预防的手段。
2、肠毒素—— 二种;;ST 组成及作用机理
ST与霍乱弧菌肠毒素间无同源性;▲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临床疾病---痢疾样腹泻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与成人
脓血便、里急后重
主要致病因素---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侵犯部位---结肠
常见O血清型 --- 28ac,152,144…...;▲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e; EPEC
所致疾病--- 婴儿腹泻(严重者可致死)
致病因素--- 菌毛粘附(小肠)— 刷状缘破坏、
— 绒毛萎缩— 上皮细胞功能受损— 腹泻
常见O血清型 --- 2,55,111,158…...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主要疾病--- 出血性结肠炎 剧烈腹痛及血便
常可造成流行
致病因子--- 菌毛
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SLT)
SLT1又称 Vero毒素,是主要致
病因子
主要O血清型--- O157:H7;▲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E.coli; EAEC
主要疾病---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
致病因子--- 集聚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
体吸收;三、微生物学检查;挑选可疑菌落进行下一步生化反应鉴定;② 生化反应;;③ 血清学鉴定
如疑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需作血清学鉴定。;☆ 水、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查
卫生学检查:
意义--- 饮用水、饮料、食品中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标
指标--- 大肠菌群数
饮用水 3个/1000ml
瓶装汽水、果汁 5个/100ml;;防治;附:
禽大肠杆菌病
;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心包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或慢性肿瘤样肉芽肿。 ;【流行特点】 ; 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当各种应激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