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本章内容;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一、 地震的基本概念;(一)地震概况;地震示意图;地震的结果 ; 每年大约有500万起地震袭击地球。大约每30秒就有一场地震发生。但幸运的是,大多数的地震都不是很强,甚至连个杯子都晃动不了。只有少数数???起的地震能够震动地面上的物体。大约只有7-11起算得上真正的地震。;最具有毁灭性的地震;关于地震古老的传说;日本:鲶鱼,入睡时地球平和安宁,醒来游动时地震发生;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已经摆脱了上述种种对地震荒谬的认识。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从严格的地壳运动的定义来说,全世界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动,只不过人类迟钝的感觉器官不容易察觉罢了。;第一节 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造成的自然现象;水平位移;;;唐山大地震时的地缝;;;;;;扭曲;;被震毁的唐山市胜利桥;唐山开滦煤矿医院新建7层大楼震后破坏情况。 大部分塌平,残存一角仍然直立 ;唐山市文化路青年宫,为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除四根门柱外,全部坍塌 ;唐山市河北省矿业学院图书馆, 西头倒毁,东头框架幸存 ;唐山地震后,房屋几乎全部坍塌 ;唐山市开滦煤矿救护楼,为砖混结构木屋架的三层楼房,墙倒顶塌。 ;(二)地震的类型;按成因分类;陷落地震: 地层陷落,如喀斯特地形、矿坑下塌等引起的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所谓技术性地震。 占总数的3%。 ;按震源深度分类;二、;(一)地震波; 地震波 (体波—横和纵波);地震波的分类和特点;三、 地震的强度; 目前用震级和烈度来示地震的强度。 (一)地震的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可由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测定。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2倍。 (二)地震的烈度: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因素有关。;震级及其相应的能量;;烈度表 按烈度值的大小排列成表,国际上采用12度的烈度表。 等震线:地面上相等烈度的点的联线。 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和烈度都是衡量地震强度的一种量度。;;6级以上具有破坏性,12级是毁灭性的;四、 地震的分布;全球地震分布;(一)环太平洋地震带;(二)地中海-印尼地震带;(三)海岭洋脊地震带;中国地震分布;; 总的来说,中国西部的地震活动较东部强烈。西部地震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四周,天山南北、横断山脉和祁连山一带。其特点是发震频率高,复发周期短,震级也相对较大。中国东部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华北的一些断陷盆地内和大断裂带附近,强震密集成带。; 台湾地处西太平洋岛弧地震带中的两弧交结点,地震活动强度特别高,震级也大。在中国99%的地震都属壳内的浅源地震,只在中缅、中苏和中巴交界地区,以及台湾北部有些中源地震,在东北的吉林、黑龙江等省的东部有些深源地震。;五、 地球的内部构造;1.地球基本数据;地球的形状及表面形态;研究太阳系的依据之一;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工具: 地震波 原理: 波在不同密度和不同刚性程度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致。 利用此特性来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介质情况。;(一)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突变的主要界面;第五节 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3. 地壳的结构; 下层地壳(即A″):以O、Si、Al为主,但Mg、Fe、Ca等显著增加,与玄武岩的成分相似,叫玄武岩层,又称硅镁层。 海洋:厚5—8km;大陆部分延伸至花岗岩层之下,可达30km,是一个连续圈层。平均密度2.9—3.0g/cm3。;4.地幔的结构; 在约400km和约1000km深处各有一个次一级不连续面,即拜尔勒面和雷波蒂面,据此划分为B、C、D层。 一般以1000km为界,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⑵上地幔? 震波数值与在橄榄岩中实验所得数值相似——橄榄岩层,又称榴辉岩层。与地壳相比,SiO2减少,镁铁增加。 ⑶岩石圈 莫霍面以下上地幔顶部,相当于固态的橄榄岩层。通常把这一层加上地壳(即A+B′)合称为岩石圈。;⑷古登堡低速层——软流圈 60—400km范围内,波速下降——古登堡低速层(相当B″层)。 一般认为该层有部分熔融,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软流圈。 软流圈的深度、厚度和范围常随地而异。约700—1600℃,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及热对流等皆可能与此层有关。;⑸上地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