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教案修改中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一、踝关节扭伤 (一)病因及病理 踝关节超常范围活动,使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距腓前韧带、三角韧带) (二)征象 1.疼痛,肿胀明显、可有淤血、功能障碍 2.韧带断裂者关节出现松动 (三)治疗 1.轻推(擦)踝关节处 2.揉伤处 3.推伤处 4.伤处由远心端至近心端做切法 5.点揉痛点、太溪、昆仑、丘虚、商丘等穴 6.运动(跖屈牵引、屈伸、摇)踝关节 第二节 运动推拿 一、运动前推拿 (一)克服赛前失眠的推拿法 一般来说,缓慢而轻、时间较长的手法,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时间较短的手法则起兴奋作用 1推拿的主要目的:镇静安神、放松肌肉 2主要推拿部位:头面部(也可全身推拿,重点在头面部) 推拿体位:仰卧位为主 3操作方法:略(参见头面部) (二)克服赛前紧张的推拿法 1.赛前紧张的表现:急噪、情绪激动、坐立不安、多尿、全身微微颤抖、咽喉发堵、动作协调性下降 2按摩的时机:赛前3-9分钟 3操作方法: 1)体位:坐位 2)手法要求:力量轻缓柔和 2)主要步骤: (1)指揉印堂穴10-20秒,拇指分推(抹)前额数遍,拇指上 下交替擦前额数遍 (2)揉太阳穴,并由太阳穴推至耳垂处数遍 (3)拳面擦(摩)头部及头两侧 (4)点揉风池穴、百会穴 (5)对运动将要承受较大负荷的关节和肌肉群进行按摩 (三)克服赛前精神不振的推拿法 1赛前精神不振的表现:情绪低落、斗志不足、缺乏信心 2按摩的时机:一般性准备活动后 3操作方法: 1)体位:坐位 2)手法要求:力量重而短暂 2)主要步骤: (1)点揉风池、太阳、内关、合谷等穴位 (2)重推(揉)斜方肌 (3)拿肩井(或弹筋) (4)指尖击头部 (5)对运动将要承受较大负荷的关节和肌肉群进行捏、拿 *按摩后进行专项准备活动 (四)克服赛前局部关节、肌肉无力的推拿法 1按摩的时机:一般性准备活动后 2按摩目的:提高肌肉兴奋性 3操作方法: 1)体位:坐位或立位 2)手法要求:力量重而短暂、频率较快 2)主要步骤: (1) 擦肢体、然后重推(5-10遍) (2)捏、拿或揉捏肢体1分钟左右 (3)搓肢体 (4) 拍击肢体 *按摩后进行专项准备活动 二、运动中推拿 运动中推拿,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间歇的长短,采用短暂,兴奋的手法对已疲劳的肌肉进行按摩。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 按摩后9分钟内应进行运动 若间歇时间较短可采用穴位按摩: 上肢:曲池、外关、肩禺等 下肢:委中、环跳、承山、血海等 三、运动后推拿 一般在运动后即刻进行或在沐浴后睡觉前进行,若非常疲劳,应休息2-3小时后进行。手法不要过重。 (一)消除腰背部肌肉酸痛的推拿法 (二)消除下肢肌肉酸痛的推拿法 (三)消除上肢肌肉酸痛的推拿法 第三节 常见疾病的保健按摩 一、头痛 1病因:多种原因,较复杂 2治疗原则:活血通络 3按摩方法(坐位) 1)分推前额,拇指上下交替擦前额数遍 2)指揉印堂穴、太阳穴、神庭、百会穴各10-20秒, 3)拳面擦(摩)头部及头两侧 4)点揉风池、合谷穴 5)揉捏颈肩部 6)疏散法按摩头部、头部叩击 配穴(随症加减):神门、大椎、风门、曲池、肩井、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内关等 二、腹痛 1病因:消化不良、受寒、胃炎、食物中毒等 2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止痛(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 3按摩方法(卧位) 1)掌摩腹部(注意方向) 2)指揉(一指禅)中脘、关元、气海、天枢、阿是穴 3)揉腹部 4)点揉内关、足三里穴 5)点按足太阳膀胱经(脾腧等) 配穴(随症加减):合谷、承山等 三、失眠 1病因: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症等 2治疗原则:补血养心、平肝滋阴、镇静安神 3按摩方法(卧位) 1)一指禅法、揉、按印堂、睛明、伸庭、百会 2)分推前额 3)点揉风池、肩井穴,摩(擦)头部 4)掌摩腹部 5)揉中脘、关元、气海、 配穴:神门、三阴交、足三里、血海、肾腧、内关、合谷等 第四章 足穴推拿 第一节 足部反射区略(见光盘) 第二节足底按摩手法类 1.单食指扣拳法:是以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施力点,压刮足部反射区。 2.拇指指腹按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拇指指腹为施力点按压足部反射区。 3.单食指刮压法:食指桡侧缘施力进行刮压按摩。 4.拇指尖端施压法:一手握足,一手拇指尖端施力按压。 5.双指钳法:食指、中指弯曲呈钳状,夹住受术部位施术。 三、腰背部 1、主要穴位 1)心俞 定位:第五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梦遗、 吐血 2)脾俞 定位:第十一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