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知识与欣赏电子版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公鼎 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shǎngcì)与对扬。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第三十一页,共38页。 栾书缶(fou) 通高:40.5厘米(lí mǐ) 口径:16.5厘米(lí mǐ) 足径:17厘米(lí mǐ) 用途:盛酒或盛水器 所处时期:战国 栾书又称“栾武子”或“栾伯”,是春秋(chūnqiū)时晋国大夫。 第三十二页,共38页。 包山楚简 包括(bāokuò)司法文书简、卜筮祭祷简和遣策三种。这些竹简内容丰富,纪年明确,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国乃至其它列国以及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历史地理,以及文字、书法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包山简不是单纯的法律文书,其文书类竹简是处理实际政务的案卷,包含许多完整的司法案例,同时又涉及到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弥补了传世典籍(diǎnjí)对战国政治、法律制度言己载极少的缺陷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吴王夫差矛 1983年,在湖北江陵马山5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全长29.5厘米。矛身与剑身相似而较短,中线起脊,两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后端各铸一兽头。骹(又称(上竹下角),为装柄之用)中空。骹口扁圆(biǎn yuán),口沿内凹。矛体满饰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据专家考证,鈼为矛属刺兵器。由此可知,此为吴王夫差自用,此矛冶铸精良,保存完好。 姬夫差(fū chāi),又称吴王夫差(fū chāi),春秋吴国末代国君,阖庐之子,汉族,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第三十四页,共38页。 四帛书(bóshū)又称楚缯书 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即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其内容丰富庞杂,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fāngmiàn)的思想。在文字的四周绘的12个怪异的神像,帛书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 · 第三十五页,共38页。 * 第二课 劲健稚拙 古雅天真 篆书知识(zhī shi)与赏析 第一页,共38页。 第二页,共38页。 第三页,共38页。 第四页,共38页。 第五页,共38页。 第六页,共38页。 一、篆书(zhuànshū)概念 篆书,是先秦时代、秦代和汉代前同性的正体文字。 大篆: 秦代统一以前(yǐqián)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 小篆: 秦代规范化的篆书,至东汉时代,逐渐被隶书替代。 第七页,共38页。 一、篆书(zhuànshū)释义 籀书——《史籀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史籀篇》是主要依据。 ??? 班固说《史籀篇》是西周时史官“教学(jiāo xué)童书也”,是太史所作,其书体为大篆。许慎《说文解字序》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唐代张怀瓘《书断》则明确说,“周宣王太史史籀”,姓史名籀。 篆引——许慎《说文解字·竹部》:“篆,引书也。”段玉裁注:“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 第八页,共38页。 篆书(zhuànshū)的现代应用实例 第九页,共38页。 第十页,共38页。 第十一页,共38页。 第十二页,共38页。 第十三页,共38页。 第十四页,共38页。 二、源头(yuántóu)——甲骨文 第十五页,共38页。 三、大篆(dàzhuàn) 1、金文(jīnwén)(钟鼎文) 第十六页,共38页。 金文(jīnwén)拓片 今人(jīnrén)临写 第十七页,共38页。 2、石鼓文 第十八页,共38页。 三、篆书(zhuànshū)特征 (一)笔法单纯 大致只有直、弧两种笔画,粗细一致,笔笔中锋,多圆转而无方折 (二)字体略长 大篆象形(xiàngxíng),小篆规范对称 (三)章法变化 字形大小不一,字距行距不等,纵成行横无列——纵有行横有列 第十九页,共38页。 大篆(dàzhuàn)作品 第二十页,共38页。 四、小篆(xiǎozhuàn)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篆字(zhuàn zì)辨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xiūshēn),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二李”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李斯(约前2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