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陈情表》教学设计方案】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VIP

新编【《陈情表》教学设计方案】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情表》教学设计方案】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 《陈情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 弄懂文意,掌握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 阅读能力。 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 3、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 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 中蕴含的拳拳真情。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知。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风云变幻。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晋武帝司马 炎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笼络人心,便采用怀柔政策,大力征召 西蜀名士入朝为官,于是蜀汉旧臣李密便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幼年 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一手抚养长大,以孝谨闻名,博学善辩。 但就在晋武帝下诏征辟的时候,李密年迈的祖母已经是“夙婴疾病, 常在床葬”。一面是宠命优渥的皇帝诏命,一面是难以割舍的祖孙之 情;一面是言辞切峻的朝廷诏书,一面是恩重如山的养育之恩,在这 人生的重要抉择之时,李密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 同走近李密的《陈情表》。 二、初读课文。(学生读完后,教师做诵读指导,同时做正音指导、 点拨句读。)教师范读第一段,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三段,全班齐读 第四段。 (要求:诵读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三、再读 课文、缓读领会:(要求:缓慢诵读、圈点勾画参照课文注释还不能 完全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四、三读课文、速读课文, 思考:(1)、李密为何陈情,陈情所遇到何种困难。(要求:用原文语 句作答)陈情的缘由:愿乞终养。(陈情是为了达到“奉养祖母,暂 不出仕”的目的。)所遇到的困难: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两难)(2)、把 李密所陈之情用最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 所陈之情:中国古代最传统的两种感情:忠情、孝情。 五、四读课文。 品读鉴赏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要求:小组合作、逐段探究。) 提问:李密是如何陈情的?(一)赏析第一段:(在理解李密身世悲 苦的基础上把握朗读时凄苦、悲凉的语速、语调。)1、本段中总括的 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对“险衅” “闵凶”如何展开的:(在文中找出原话并且对所 陈之情加以概括)身世凄苦: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 苦,至于成立。 人丁衰微: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 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寿;臣待汤药,未尝废离(这段文字的内容, 作者写得凄苦而悲凉,以致使晋武帝对他由恼怒化为同情怜悯。)(二) 赏析第二段: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 句,此段李密向晋武帝所陈之情。 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察、举、拜、除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 语句:辞不赴命,辞不就职。 所陈之情:进退两难之情,进,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 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 这种进退两难之情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对李密 而言忠孝之间自然是想先尽孝而后尽忠,那么就要说服晋武帝认可自 己这一请求,这也是李密陈情的关键所在。 (三)赏析第三段:李密是怎样进一步说服晋武帝,以达到“愿 乞终养”的目的的? 1、讨论本段第一句话的作用。(伏惟圣朝以孝治 天)为达到“终养祖母”的请求提出的理论依据,使自己的请求既合 情又合理,又响应朝廷的号召,让晋武帝不得不答应“愿乞终养”的 目的。 2、引导学生理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含义。 朝代更迭之际,新君最忌讳的是臣子眷念旧朝,作者李密是前朝 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 达,矜名节”的人生态度就必须明确突出,此处一笔,正是问题关键 所在,晋武帝的疑虑彻底打消。 3、品味“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 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剩余)年。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一小节的情感。 宋代学者评价说:读《陈情表》不哭者,必不孝。这一小节充分 体现了李密的拳拳孝情,非常打动人,晋武帝即使是铁石心肠也应该 有所触动了。 (四)赏析第四段:本段的层次如何划分。 两个层次:第一层表明自己陈情的目的,第二层进一步表明自己 的忠心。 1、本段开头指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文档评论(0)

138****0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