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悬板区流场特性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悬板区流场特性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1
1 引言 1
2 试验模型及方法 2
3 悬板区流场特性 3
4 悬板区的泥沙淤积形态和输移特性 6
5 结论 8
文2:悬板区流场特性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9
1 引言 9
2 试验模型及方法 10
3 悬板区流场特性 10
4 悬板区的泥沙淤积形态和输移特性 13
5 结论 14
参考文摘引言: 15
原创性声明(模板) 15
文章致谢(模板) 16
正文
悬板区流场特性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文1:悬板区流场特性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1 引言
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是二十世纪 50 年代初期,原苏联的特洛依茨基教授首次提出并在中亚地区的工程中被采用,故又称中亚式渠首。 1965 年新疆皮山县桑株河上建成我国第一座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经过三十余年的实际运行,其引水排沙效果良好。 80 年代以后,新疆和田地区又建成了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等一批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近年在新疆的其它地区又相继建成了阿克陶县吾依他克电站引水渠首,伊犁特克斯河山口引水枢纽,阿克苏库玛拉河协合拉引水枢纽等一批大型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工程。目前,新疆有用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取代弯道式等其他类型引水枢纽的趋势。
新疆是干旱地区,又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其工农业用水主要依赖引取河水,而新疆的河流绝大部分属于山溪性河流,河道泥沙粒径粗,含量大,且以推移质泥沙为主,给引水枢纽引水造成极大危害。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利用河道含沙水流中泥沙在垂线上分布特性,即含沙量沿水深递增的分布 规律 ,特别是推移质泥沙多集中于床面的特点,设置水平向的悬板,将含沙水流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悬板下层高含沙水流由泄洪冲沙闸泄至下游,悬板上层含沙量少的“清水”被割取引入进水闸。因而较好地解决了引水与防沙的问题。
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 结构 的特殊之处,在于水平向悬板的设置,使随之形成的悬板区水流 结构 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板下水流由明流变为有压流,进而对泥沙的输移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悬板区流场特性就成为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水力特性的核心问题。
2 试验模型及方法
试验研究在 1 ∶ 30 的 中国 —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河友谊联合引水枢纽工程模型上进行,模型布置如图 1 所示。模型沙选用天然沙。
图 1 中 — 哈霍尔果斯河友谊联合引水枢纽工程平面布置
Layout of Friendship Joint Water Diveion project in Horergusi river
试验时将模型沙预先铺设在上游整治段,铺沙厚度 2cm( 相当原型 60cm) ,通过施放 100m 3 、 150m 3 、 200m 3 、 300m 3 和 384m 3 五级典型流量,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分别量测了其水位、压力、引水流量、流速分布及泥沙分布形态,并对设置悬板与否对泥沙的输移和淤积形态进行了对比试验。
3 悬板区流场特性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将悬板区流场划分为四个区,如图 2 所示,即:板前区:悬板前缘至上游整治段;板上区:悬板前缘至悬板末端之上;板下区:悬板前缘至悬板末端之下;板后区:悬板末端至下游整治段。
悬板区水流流态
试验表明,悬板的设置,改变了水面线的形式。在板前区,水位被壅高,这主要是悬板的存在,增加了对水流的阻滞作用,该影响传播至上游,从而使水面壅高;在板前沿,水面发生跌落,类似于自由出流时宽顶堰流现象。这主要是悬板的设置,使过水断面减小,垂向发生收缩,从而使流速增大,动能增加,势能减小。由试验测得,板前区佛汝德数 Fr 均小于 1 ,为缓流流态,板上区佛汝德数 Fr 均大于 1 ,为急流流态,且 Fr 的大小与悬板的前缘型式及流量有关。
图 2 悬板区流场分区示意图
Block of flowfield in hanged plate region
在板下区,由于悬板的设置,使板下区形成有压流,由于悬板前缘的扰动,板下进口段水流流动较为紊乱,之后逐渐调整为典型的有压紊流。
在板后区,由于中墩的分流,中墩两侧的两股水流交汇时产生碰撞分离,而形成一个 x 型隆起,但隆起现象随流量的增大而越来越不明显。
悬板区压力分布
图 3 为试验所测得的流线堰板上区的压力分布曲线。由图可见,在板上区,压力分布与一般低堰堰面的压力分布特性基本一致。在堰的缘头附近压力出现最小值,但不会出现负压。在板下区,缘头附近亦出现压力最小值,同样无负压出现。
图 4 为不同堰顶水头 H 0 所对应的堰面最小压力 p r / γ关系曲线。由图可见,悬板的 H 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