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剖析.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剖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教案 授课名称 专科学习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职称 授课对象 心内科全体人员 授课方式 学 时 授课题目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 基 本 教 材 或 主要参考书 心血管疾病护理技术 1、掌握下肢静脉血栓的定义 教学目标 2、掌握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 3、掌握下肢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1、下肢静脉血栓的定义、临床表现 2、形成因素、形成过程 教学大纲 3、护理要点、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一、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 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 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二、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 , 患小腿 DVT的机会为 40%~80% 髋部骨折及术后 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 原发下肢血管疾病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 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 DVT形成史 长期卧床患者 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常见于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病人。静脉血流瘀滞,增加 了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的接触时间,容易引起血栓形成。静脉瓣膜 的瓣窝内血流缓慢,且易产生涡流,是产生血栓的主要部位。 静脉壁的损伤: (1) 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 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 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 (2) 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 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 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 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肿瘤,长期服用避孕药 等情况。而外科手术和创伤是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诱因,如骨折等。可由 于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而造成血管内异常凝 结形成血栓。 其它因素 四、血栓的形成过程 血管内膜粗糙,静脉内血流形成漩涡,血小板沉积。 血小板继续沉淀形成小梁,小梁周有白细胞粘附 血小板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眼内充满红细胞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血液凝固 五、类型 周围型:小腿 中央型:髂骨 混合型:周围型向近心侧发展、中央型向远心侧发展 六、常见部位 以下肢多见,通常首先发生在腓肠肌深静脉内,向上可以延伸至腘静脉、股静脉和髂 静脉;上肢深静脉血栓较少见,可继发于静脉炎和导管留置术后。 七、临床表现 (一)疼痛 是最早的症状,主要因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端静脉急剧扩张,刺激 血管壁内末梢神经感受器的缘故。大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或腹股沟区域,大多数 病人主诉下肢疼痛性痉挛或紧张感,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可减轻。 ( 二) 肿胀 下肢肿胀是最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症状, 除少数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表现为双下肢 肿胀外,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胀。肿胀的程度依静脉闭塞的程度和范围而定。 (三)浅静脉曲张 1、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