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社会舆论真的不支持高考改革.docx

解析:社会舆论真的不支持高考改革.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解析:社会舆论真的不支持高考改革 社会舆论其实并不支持高考(微博)改革,请问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最近,一位记者采访我,他说他采访了不少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他们都不太支持高考改革,在这种情况下,要改革是很困难的。毕竟,离开了老百姓的支持,改革很可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我相信这位记者确实采访了不少群众,也相信群众表达了对改革的忧虑,但要说社会舆论不支持改革,那是对现实改革的失望所带来的。更进一步说,他们不支持的改革,是伪改革和折腾改革。对于真正的改革,社会舆论一直热烈期待。 拿自主招生改革来说,近年来确有不少声音反对继续扩大自主招生,认为自主招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滋生权势交易。但在10年前的2003年,当22所高校试点自主改革时,大家是对自主招生改革充满期待的。虽然当时的自主招生就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舆论相信此后改革会深入推进。 2006年,复旦和上海交大推出自主选拔实验(也被称为预录取改革)。两校在上海可自主选拔300名学生,这些学生获得学校的预录取资格后,虽然还被要求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这无疑进一步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2008年,两校不但扩大了在上海的预录取规模,还将这一改革推到江浙。这些改革,都被认为是渐进深化自主招生。包括2010年出现的清华等五校的自主招生联考,也是扩大考生考试选择权的举措。 可是近年来的自主招生改革,却出现倒退。比如2011年,自主招生出现三大联考,这本来是符合改革方向的,但相关高校把联考和学校绑定,这背离了联考是社会化考试的本质;三大联考把考试时间放在同一天,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还逼迫学生三选一;联考的内容,不是学术能力水平测试,而是与高考科目对应的学科考,这就把联考变为小高考。2011年,北大多名教授曾提议,将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公布复试分数线,接受学生申请,再对入围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查,结合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考查录取学生这正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方式,如果实行,不但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大学,把高考从资格考变为评价考,还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可遗憾的是,该设想被教育主管部门否定。 随着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者开始打退堂鼓了,在关键的环节上,不愿意进一步改革把招生自主权全部交给学校,把考试组织权全部交给社会机构,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是想着如何继续把这些权力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大家所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强调,所有参加自主招生获得资格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且分数必须达到一本线,这是在维护高考的权威地位;南科大、上海纽约大学等新建学校的招生,全部纳入集中录取,被安排在提前批,而不是采取像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这摆明要求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而不是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再作选择。 这样的高考改革,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对于整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并没有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大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大学来说,所谓的招生自主权,只是高考录取优惠而已,由于办学自主权缺失,学校没有清晰的办学定位,也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学生。于是所有高校的自主招生,强调的还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考生来说,自主招生则变为鸡肋,很多家长、考生觉得负担进一步增加,进而抱怨还不如不改。 社会舆论当然会反对这样的改革。对此,公众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改革主导者,是希望社会有不想改革的舆论的因为改革的核心是放权,如果不改,权力自然就在行政部门手中,既得利益不会有丝毫的流失。社会舆论应该达成共识,推进真正的改革,这就是监督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放权,按照改革的正确方向,稳步推进改革。 其实,对于高考改革,我国只需把当前的高考功能从资格考大学必须按照这一成绩、结合学生志愿集中录取变为评价考,建立起统一高考+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模式,逐渐完善自主招生,直至发展到统一高考+自主招生,就可完成改革的大业。具体操作是,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的一个月间,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进行自主招生,每个自主招生高校可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同学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再作选择、确认,之后,没有被录取或者没有确认的学生,再填报志愿参加集中录取,就稳步推进了自主招生改革。一方面,这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完全自主招生,统一高考成绩也保障了基本的公平;另一方面,未完成的招生名额可通过集中录取完成,解决了资源闲置的难题。如果自主招生运作成熟,其招生规模(包括参与学校、录取名额)可进一步扩大,也可随之减少集中录取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