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教育文档.pdf

初中化学“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教育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 1 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无 明显现象”实验探究试题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此类试题设 计难度大, 考生失分率较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题能 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下面 就将课本中的“无明显现象”实验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新物质生 成,实验根本未发生的;另一类是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确实发生 了的。那么验证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依据是什么呢?化学变化的 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 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 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酸碱盐溶液中任意两种物质 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该如何知道反应是否发生了呢?下面将 这两类“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2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实验根本未发生 如果酸碱盐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混合后, 离子的数目、 离子的 浓度都不发生变化,那么证明反应的确没有发生。 案例 1:怎样验证碳酸钾和硫酸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反 应 探究方案见表 1。 反应原理: K2CO3+2HCl=2K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 碳酸钾和硫酸钠溶液混合前后, 离子的 数目、离子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证明反应没有发生。 3 化 ?W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确实发生了 如果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混合后使其离子数目减少、 离子浓度 降低,那么反应就沿着离子数目减少、 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则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 3.1 案例 2:如何用实验证明 CO2与 NaOH发生了反应 (1)密闭体系中反应物状态的变化引起压强差来证明反应 确实发生了 设计原理:由于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减少,造成密闭 体系内压强减少, 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的气压。 根据反应前后压 强的变化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装置。 设计一:取 2 个相同体积的软塑料瓶分别收集满 CO2,将等 体积的水和 NaOH溶液分别倒入两个软塑料瓶中,盖上瓶盖后震 荡,如图 1 所示。倒入 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倒入水的软塑料 瓶变瘪的现象更明显。通过“对比实验”证明 CO2与 NaOH溶液 反应的确发生了。 设计二:将等体积的水和浓 NaOH溶液分别倒入 2 个相同的 烧杯中,再取 2 支相同体积的试管分别收集满 CO2,同时将收集 满 CO2的试管倒扣在 2 个烧杯中,如图 2 所示。倒扣在浓 NaOH 溶液里的试管上升的液面明显高于装水的烧杯里面的试管的液 面。通过“对比实验”再次证明 CO2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