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分析和总结.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蒃 基本信息 莁 读音 膆 sān g āng wǔ ch áng 螄 含义 蒃 三纲五常 :三纲 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五常 指“仁 、义、 礼 、智、信 ”。 螂 袈 三纲五常 螇 2 详细解释 薃 三纲 衿 三纲 :君臣义 ,即君臣 之 间要讲信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即夫妻 要和顺 。 蚀 《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薆 五常 蚃 (1) 五常 :仁 、义、礼、智、信 。 芀 五常 又称“ 五典 ”,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 尚书 ·泰誓下》:“狎辱五常”。 肇 [ 唐] 孔颖达 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莅 (2) 五常 :另一说为“ 五伦 ”,即古人所谓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五种 人伦 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螃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 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 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蚁 演变 蝿 董仲舒 的“五伦” 膃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 春秋繁露 》一书。但作为一种道 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 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 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 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 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 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这三纲。 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 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 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 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袃 “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 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 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他看来, 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于人类具有 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肁 “三纲”“六纪” 芇 汉班固( 32-92 )撰《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 重要著作。 《白虎通义》总结了两汉经学的成果,集两汉今文经学大成之作,主 要内容为记述白虎观会议关于经学之议论, 大部分为复述董仲舒的学说及基本观 点,并有所发挥。并提出了“三纲”、“六纪”的伦理金条,“三纲”是“署为 数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为“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 朋友”,认为“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六纪”是从“三纲”而来,是 “三纲”之纪,把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说成合乎天意的、永恒的自然关系。 《白 虎通义》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构建了一整套神学目的论和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通过 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充分体现出来,在东汉时期实际上起了法典作用。 膆 朱熹“三纲五常” 羃 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芈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 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 认为为政首先要“正 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 汉武帝时,把符合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 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 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 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 主要内容的礼教。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