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食品防腐剂.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四章食品防腐剂 第一节食品防腐与食品防腐剂 一、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本身 环境因素 微生物 肉制品:氨、硫化物、硫醇 油脂:低分子醛、酮、特殊刺激性 碳水化合物:醇、醛、二氧化碳 二、影响食品微生物繁殖的原因 食品的营养成分要适应微生物的生长。 食品的酸碱度要适应微生物的生长。 食品的温度要适应微生物的生长。 食品的水分活度要适应微生物的生长。 渗透压 三、食品防腐剂的作用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杀菌剂 防腐剂 目前中国只批准三十二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据调查常见食品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等。可归为以下几大类: ⑴苯甲酸及其钠盐 ⑵对羟基苯甲酸脂类 ⑶山梨酸及其盐类 ⑷丙酸盐 ⑸双乙酸钠 第二节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 一、苯甲酸及其钠盐 安息香酸 百色鳞片、针状结晶 无臭味、苦杏仁味 100℃升华 酸性易随水蒸气蒸发 难溶于水---苯甲酸钠 ①分子结构:Ar-COOH;MW:122.13 ②溶解度:0.34g(50)/100ml;46g(1.3)/100ml(乙醇) ③添加形式:苯甲酸、苯甲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钙 ④ADI:0 ? 5 mg/kg;LD50:2530 mg/kg (大白鼠) ⑤用于饮料0.2 ? 0.6 g/kg ;果酱/浓缩果汁/调料0.5-1 g/kg ⑥残留量计算形式: Ar-COOH (以苯甲酸计) ⑦适用酸度:pH=2.5 ? 4;(3.5) ⑧对酵母菌最强;对产酸菌差,如嗜酸乳杆菌 1克苯甲酸钠=0.847克苯甲酸 P120例 二、山梨酸及山梨酸钾 山梨酸或花椒酸,学名为2,4—己二烯酸。它是白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34.5℃,沸点为228℃(分解)。30℃水中能溶解0.25%,100℃能溶解3.8%,易溶于乙醇、甲醇、丙酮、醋酸等。食用后可参与体内正常新陈代谢。一般对人体无害。据测定,其毒性仅为苯甲酸的1/4,ADI值为0—25mg/kg(体重)(FAO/WHO,1994)。结构式为: ①分子结构:MW:112.13 ②溶解度: 0.16g(68)/100ml;12.9 g(0.3) /100ml(乙醇) ③添加形式:山梨酸、山梨酸钾、山梨酸钠 ④制法:巴豆醛和乙烯酮为原料,经过氯化锌等催化制得 ⑤ ADI:0 ? 25 mg/kg;LD50:10500 mg/kg (大白鼠) ⑥用于饮料0.2-0.6 g/kg ;果酱/浓缩汁/调料/乳品0.5?1 g/kg ⑦适宜酸度:pH=5 ? 6;最大用量:2 g/kg ⑧对霉菌、酵母、好气菌有效; 对芽孢杆菌、嗜酸菌差 三、丙酸及丙酸盐 丙酸钠,易溶于水、乙醇,易吸潮。系酸性防腐剂。具有良好的防霉菌效果;对细菌抑制作用较小;对酵母菌无作用。常用于面粉制品发酵,可抑制杂菌生长,及乳酪制品防霉等。在糕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2.5g/kg。 丙酸钙,对光和热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吸潮。其防腐性能及用量与丙酸钠相同。可补充食品中的钙质。 四、对羟基苯甲酸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名尼泊金酯,对霉菌、酵母菌有抗菌作用,且正丁酯>正丙酯>乙酯。由于在对位上引入烷基,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抑菌效力受pH值影响不大,pH值4~8范围中都有良好效果。缺点是水溶性较差,常需用醇类溶解后使用。果汁、果酱最大使用量:0.1~0.2克/公斤。饮料最大使用量:0.01克/公斤。 五、脱氢乙酸 dehydroacetic acid(DHA) ①分子结构: C8H8O4;MW: 168.14,白色粉末状 ②溶解度:酸不溶水,2.9g/100mL(乙醇);钠盐33g/100mL (水) ③添加形式:脱氢乙酸 ;脱氢乙酸 钠 ④制法:乙酰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制得 ⑤ ADI:GRAS;LD50:1000 mg/kg (大鼠) ⑥对霉菌、酵母有效,用于腐乳、酱菜、原汁橘浆,乳品 ⑦适用酸度:pH=3?8;最大用量:0.30g/kg(脱氢乙酸 六、双乙酸钠 ①分子结构CH3COOH·CH3COONa 分子量 142.09 ②理化性质:白色结晶。乙酸臭味。超过150℃(分解),易溶水。 10%水溶液pH等于4.5~5.0。 ③制法:由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得 ④毒性 ADI:0~15mg/kg(FAO/WHO);LD50:3.3

文档评论(0)

郑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