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文献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戊戌变法》文献资料 陈东 2016-4-15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来源: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67页。) 吾乃曰:“臣于变之事,尝辑考各国变法之故,曲折之宜,择其施行于中国者,斟酌而损益之,令其可施行。章程条理皆已备具,若皇上决意变法,可备采择但待推行耳。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以皇上之圣,图自强在一反掌间耳!”上曰:“然,汝条理甚详!” (出处:[清]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钞本,人民大学图书馆藏。)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覩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出处:[清]康有为:《戊戌奏稿》,《应诏统筹全局折(正月初八日具奏)》,清宣统三年本。) 康有为于正月上书,请变法,宜先定国是,下总署议,上再催而未覆。旅顺大连之事继起,皇上圣明,益明中外之故,知不变法不能立国,而恭王屡谏谓:“祖宗之法不可变。”上曰:“今祖宗之地不保,何有于法乎?”因使庆王告西后曰:“朕不能为亡国之君?若不予我以权,宁逊位而已。”西后虽愤甚,然因别有所图,始听皇上之所为,乃使庆王复于上曰:“皇上欲办事,太后不阻也。” (出处:[民国]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1《第一篇 改革实情》,淸铅印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适德人假细故攘我胶澳,举朝无一策,帝复泣告后,谓不欲为亡闻之主。太后曰:“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来源: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06月第1版,第464页。) 变法运动时期的康有为,虽然屡次论及议会制度、立宪政治等,但就如何确立议会制度,并没有提出过任何具体的见解。当时康有为理解的议会政治,与其说是让国民通过议会来参与政治,还不如说让有德有才识的人自上而下推行“仁义政治”。换句话说, 国民主权、三权分立、法的支配等立宪主义的基本原则,康有为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 欧美的议会制度是从削减君主权力这一基本立脚点出发,而康有为的构想则完全相反,康有为关注的是议会制度可以改善中国上下隔绝的专制局面,创出能够汲取下情、获得民心的新体制。在这里, 导人议会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民权,而是为了强化“抵御外侮”的君权,是为了确立针对列强侵略的文化帝国的全面防卫体制。 (来源:朱忆天著,康有为的改革思想与明治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6,第76页。) 【失败之因】 西后与荣禄等既布此天罗地网,视皇上已同釜底游魂,任其跳跃,料其不能逃脱,于是不复防闲,一听皇上之所为。故皇上数月以来,反因此得有一二分之主权,以行改革之事。当皇上之改革也,满洲大臣及内务府诸人,多跪请于西后,乞其禁止皇上。西后笑而不言,有涕泣固请者,西后笑且骂曰:“汝管此闲事何为乎?岂我之见事,犹不及汝耶?”自此无以为言者。或问于荣禄曰:“皇上如此妄为,变乱祖制,可奈何?”荣禄曰:“姑俟其乱闹数月使天下共愤,罪恶贯用,不亦可乎?”盖彼之计画早已定,故不动声色也。 (来源: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岳麓书社,2011.02,第92页。) (废八股和裁汰冗官、衙门)这两件大新政,在我们今日看来,都是应该早办的,但在戊戌年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的人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它们废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用说,无不切齿痛恨。 (来源: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2012.06,第99页。) 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劝袁助行新政,举兵杀荣禄。袁伪装应允。 9月19日,康有为等走访李提摩太、伊藤博文,请其相助“新政”。 (《戊戌变法史·附录:大事记》) (来源:汤志钧著:《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07,第771页。) 且康于召见日,遇荣相于朝房,荣顾而漫谓之曰:“以子之盘盘大才,亦将有补救时局之术否?”盖轻薄之也。康以非变法不可对。荣相曰:“固知法当变也,但一二百年之成法,一旦能遽变乎?”康忿然曰:“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荣怒其狂悖,已有必杀之心…… (来源: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06月第1版,第354页。) 时南海先生初被知遇,天眷优渥,感激君恩,不忍舍去。既而天津阅兵废立之事,渐有所闻,君(康广仁)复语曰:“自古无主权不一之国而能成大事者,今皇上虽天宣睿圣,然无赏

文档评论(0)

Nico_Ro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