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0KV开关站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PAGE 0
PAGE17 / NUMPAGES17
500KV开关站预应力锚索施工方
500KV开关站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开关站位于下水库进/出水口东侧,与至开关站公路连接,边坡开挖最大高度55m,共设二级马道,马道高程分别为264.60m、244.60m高程,开关站基础高程239.60m;根据相关设计文件,锚索主要分布在239.60m~244.60m高程边坡及 244.60m~264.60m高程边坡,预应力锚索形式为含内锚段的无粘结锚索,单根锚索设计张拉力为1000KN(具体数据以相关图纸为准);单根锚索结构特征及工程量见表1。
表1 单根锚索结构特征及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mm)
型号及材料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钻孔深度
孔径Ф130
m
25
2
钢绞线
Ф15.20
股
7
3
锚板
Ф135,厚60
OVM15-7型锚具
个
1
成品
4
夹片
OVM15型锚具
套
1
成品
5
导向帽
Q235C钢
个
1
6
无锌铅丝
14#
kg
1
7
隔离架
厚30
硬质塑料(聚乙烯)等专用塑料
个
16
定型产品
8
进浆管
Ф20
塑料管或钢管
m
50
9
排气管
Ф20
硬质塑料(聚乙烯)等专用塑料
m
3
10
混凝土锚墩
C30混凝土
m3
0.45
C30F50
11
锚筋
Ф25,L=3000
HRB335级钢筋
根
4
12
导向钢管
长800,壁厚3
Q235C钢
个
1
外径Ф126无缝钢管
13
保护钢罩
Q235C钢
个
1
14
上垫板
300×300×40
Q235C钢
个
1
15
下垫板
500×500×20
Q235C钢
个
1
16
波纹管
外径Ф110
硬质塑料(聚乙烯)等专用塑料
m
25
内径Ф100
17
对中支架
厚50
硬质塑料(聚乙烯)等专用塑料
个
16
18
钢筋
Ф20,Ф16
HRB335级钢筋
kg
210
1.2工程地质条件
开关站所在山脊呈北东走向,山坡走向约N65°E,坡向南东,坡角35~40°,东西两侧为浅蚀冲沟,冲沟流向近南,冲沟间山梁宽120 ~150余米,设计站址范围内地面高程在229.6m以上,站址处于坡脚,其下方即为上水库副坝到下水库的冲沟,沟内常年有水,沟底高程205~220m。
第四系覆盖层主要由坡积的壤土夹碎石组成,中部密实,厚度变化大,坡脚厚度较大,一般为0.8~3.1m,局部达5.15m(XK13孔)。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高坞组中段第一层(J3g2-1)灰紫~灰绿色中~厚层状凝灰质砂岩,局部为灰绿色玻屑凝灰岩,地表大多为强~弱风化,局部呈全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层产状有变化,总体产状为N45~60°W,NE∠40~55°。岩脉较发育,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 XK11、XK12、XK14等孔有揭露,其中,γδπ-1产状N30°W,NE∠40°,宽11~15m,两侧与围岩裂隙接触,下盘面有2~3cm的岩屑夹泥,岩脉微风化;γδπ-2产状N15~20°W,SW∠80°,宽5~8m,两侧与围岩呈熔融接触,岩脉完整,微风化状。
断层较发育,主要有断层F11,产状为N40~50°E,NW∠70~80°,宽0.5~1.0m,由糜棱岩、角砾岩及断层泥组成,断面平整,上盘岩体破碎,下盘岩体完整,斜切站址。其余断层及节理密集带见表2。
受断层影响,节理以NE向中陡倾角为主,地表未见卸荷裂隙,主要有以下四组:
① N45~60°W,NE∠40~55°,层面节理,面多挤压,充填岩屑夹泥;
② N50~60°E,SE∠65~75°,面波状张开,密集发育,延伸长,常有泥质;
③ N40°W,SW∠40°,面平直,密集发育,延伸较长;
④ N15°E,NW∠70°,面平光滑,短小,平行发育,铁锰质渲染;
其中以①、②、③组最发育,④短小。
表2 开关站断层一览表
编号
产 状
宽度(m)
性质
地 质 描 述
F10
SN,近⊥
不详
逆
推测断层,在站址处凝灰质砂岩与熔结凝灰岩对顶,断层东侧为凝灰质砂岩,西侧为熔结凝灰岩
F11
N40~50°E,NW∠70~80°
0.5~1.0
正
由糜棱岩、角砾岩组成,下盘面有2~3cm断层泥,断面平整,见擦痕,面渗水,上盘岩体破碎,下盘岩体完整,硐口发育石英脉
F13
N55~65°W,SW∠70~80°
2~3
平移
地表为挤压破碎的玄武玢岩脉,PD10-1支硐内为二条挤压破碎的玄武玢岩,上界面宽5~20cm、下界面宽30~50cm的断层泥和碎裂岩;主硐内由碎裂岩、方解石细脉及断层泥组成,上盘岩体破碎,下盘面附1~3cm断层泥,断层宽1~1.5m,断层见水平擦痕
f15
N30~50°W,NE∠80~8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