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阅读答案.doc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阅读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阅读答案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阅读答案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 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 向的抽样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3 年, 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 51.7%,比 1998 年下 降 8.7 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 45.3 %,比 1998 年下降了 9.6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 7.8 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 仅占 5%。 ② 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 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 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 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 来就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 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 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 今后一段时间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 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 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 巨大的危机?! ③ 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令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 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 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 “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 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 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不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 文字更赏心悦目, 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 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 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 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 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 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 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 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 “读图”的人分流了,而 “读图”其实 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应该归入广义的 “读书” 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 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也许就没有那么严 重。 ④ 但我们在肯定 “读图”的同时, 还是要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 “读书”, 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 人类的童年是从 “读图”开始的,先民们 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 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 然后有了文字, 然后人类从 “读图”时代进化到 “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 孩 提时代先看图, 然后学会识字, 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 可以说 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 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 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 “读图”、不喜“读书” 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 读书”的功能和兴趣, 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 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 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 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 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 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 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 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 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 因之而退化。 ⑥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 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 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 里,不仅 读图”不能替代 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 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 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 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 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 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 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 者: 。_ 17.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并 “还会继续减少 ”的观象,作者先说 “令人 忧虑”,后来又说现象 “也许没有那么严重 ”,是否前后矛盾 ?为什么 ?(5 分) 18.作者大力提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