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条文案例详细解读之居住权制度.pptx

《民法典》条文案例详细解读之居住权制度.pptx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典》条文案例详细解读之居住权制度汇报人:XXX一居住权的流转居住权的设立居住权的消灭居住权合同居住权一般规定二目录三CONTENTS四五一、居住权一般规定(一)法律条文《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323条;《婚姻法解释(一)》第27条(二)修改背景居住权一章,为《民法典》的新增内容。 居住权滥觞于罗马法,原系为解决无夫权婚姻中的妻和被解放的奴隶的居住问题而在丈夫或家主的房屋上设置的供其居住的权利,属人役权范畴。近代以来,继受罗马法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民法典均对居住权作了规定。与欧陆各国不同,东亚各国和各地区民法典,除了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法典以外,均没有规定居住权。(二)修改背景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就我国立法是否应当规定居住权的问题,争议 较大。2002年1月28日、2004年8月3日、2004年10月15日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中都规定了居住权,但在 2005年6月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中相关条文被移除,直至《物权法》最终审议通过。《民法典》编纂中,关于居住权制度的取舍争议再起。最终,民法典物权编以6个条文规定了居住权制度。(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根据本条规定,居住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权的权利主体是自然人。《民法典》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本条虽未直接规定居住权的权利主体,仅采取了“居住权人”的表述,但就其“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的权利设立目的来看,其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基于居住权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权益的价值取向,居住权人多为老年人、离婚妇女、丧偶配偶、保姆、长期共同居住者等。(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2.居住权的权利客体是他人的住宅。在民法理论上,根据标的物所有人归属,将物权区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居住权作为他物权,其权利客体是他人之物。具体而言,是他人的住宅。(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本条未规定何为住宅。住宅本身也不属于可以在个案中通过涵摄准确界定的概念。即使在法学领域,住宅也会因语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一是作为人的安宁和隐私的住宅,是从人的角度来审视而非关注其物理形态。如我国《刑法》第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即被认为是对受害人“住宅安宁自由”法益的侵害。(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二是作为通常意义以及财产意义上的住宅,应理解为供人居住的房屋。居住权语境下的住宅,即为这一含义。首先,住宅一般应为人造建筑。特定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空间或生产场所也会被用作居住,如供人居住的天然洞穴、渔民渔船等,但不能称为住宅。其次,住宅应当具备独立的空间。(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最后,住宅应当包含固定、长期、连续、全面居住的意思。如单位值班人员的休息室虽然客观上用于居住,但不能称为住宅。典型的住宅,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房、经济适用房、限竞房、两限房、共有产权房以及农村宅基地所建房屋,等等。对于非用于居住的商铺、厂房、办公楼等,原则上不能设定居住权。还须注意的是,基于满足生活居住需要的目的,居住权的客体还应及于住宅的附属设施,方契合社会生活经验。(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3.居住权的权利内容为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通说认为,完整的所有权包含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四项权能。所有权人通过设定用益物权将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能转移给用益物权人,仅保留处分权成为“虚有权”。《民法典》第323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本条则规定,居住权人仅享有占有、使用他人住宅的权能。明确居住权人不享有收益权,体现了立法对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的功能定位。同时,居住权人的占有、使用权能,还受本条“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规定的限制,即居住权人对住宅的占有、使用不能超出生活居住所需。如改造住宅用于经营,则超出居住权人的权利范围。(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4.居住权的权利性质为用益物权。从源流上讲,居住权属人役权范畴。但我国立法中无规范人役权的传统,《民法典》编纂过程中, 将居住权纳入用益物权分编,并在本条明确规定了其用益物权属性。作为法定物权的一种,居住权具备物权的一般特征,其物权性质表现为:居住权具有直接支配性,有权对他人住宅进行占有、使用。(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居住权具有排他性,非经居住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干涉居住权人行使权利。居住权具有物上请求性,任何人侵害居住权时,居住权人均得对之行使物权 请求权,以回复居住权应有的圆满状态;构成侵权的,居住权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居住权具有追及性,作为居住权标的的房屋不论辗转于何人之手,居住权人均得追及房屋之所在。(三)条文解读与法律适用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颁

文档评论(0)

我是小法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