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学历案
课题
放飞梦想
学校
主备教师
主题与课时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2课时)
课标要求
1、培养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2、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本课歌曲及乐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及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
4、通过表演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1、能自信的、带着表情完整演唱《我们是朋友》、《永远是朋友》,感受友谊的重要性,与同窗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
2、聆听乐曲《和平颂》,感知音乐的魅力,并为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3、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5、在演唱和比较中,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评价任务
1、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一中的(二)、(三)、(四)、(五)及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一中的(二)、(三)、(四)、(五)。(检测目标1)
2、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二中的(二)、(三)、(四)。(检测目标2)
3、完成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二中的(三)、(四)。(检测目标3)
4、完成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二中的(二)。(检测目标4)
5、完成所有课时的学习任务。(检测目标5)
学习过程
通案
个案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学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一)导入环节
1.学生聆听歌由《找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生:答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大家也一定结交了许多朋友,谁能吟诵几句与朋友有关的诗句或名言吗?
2.观察图片,联想到了哪首诗句?
《赠江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首与“朋友”有关的歌曲——《永远是朋友》
(二)初步了解,聆听歌曲
1.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永远是朋友》。
师:请打开教材第48页。
认识、了解。
(1)1=F(调号)
(2)4/4(拍号)
词作者:任卫新 曲作者:刘青
3.发声练习:1 2 3 4 5 4 3 2 1
4.学唱曲谱。(教师用钢琴教唱)
(三)配合节奏,学习歌词
1.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节奏朗读歌词。
教唱歌词。
教师用钢琴教唱,同时认识、了解两种反复记号的作用。
2.学生齐唱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用小军鼓击节奏:“XXXXX”,教师用竖笛伴奏。
(四)分段学习,学唱歌曲
1.课件出示、学唱引子
师:咱们先来学唱引子部分的曲谱,我来弹琴领唱,同学们跟唱。
师弹琴,生跟唱。
2.课件出示、学唱第一、二乐段的歌曲。
师:同学们学的可真快!接下来咱们来分段学唱歌曲。我来弹琴领唱,同学们跟唱。
师弹琴,生跟唱。
3.学生齐唱歌曲。
师:我相信同学们可以独立的演唱歌曲了!接下来咱们来完整演唱歌曲。我来弹琴伴奏,你们来演唱。
师弹琴伴奏,生齐唱。
6.表演唱该歌曲。
加入打击乐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是我们的音乐小伙伴,它们都是谁?
生:双响筒、三角铁、小军鼓
师:我还准备了我的音乐小伙伴——手风琴,让我们一起拿起它们,边唱歌边用乐器来伴奏吧!
师生边唱边伴奏。
加入学生指挥。
师:还记得咱们学过的4/4拍的指挥手势吗?
生:记得。
师:那咱们一起来边演唱边指挥,先由老师指挥大家来唱,然后咱们角色互换~你们指挥我来演唱。
师生配合指挥唱。
加入动作表演唱
师:全体起立!咱们一起加上好看的动作,表演唱这首歌曲吧。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加入相应的动作哦!
师生配合表演唱。
(五)情感升华,有感情唱
欣赏图片、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小学毕业了,即将各奔东西,跨入自已理想的中学继续学习,我相信,你们不会忘记母校,不会忘记母校的一草一木,不会忘记六年寒窗苦读的同学之情,更不会忘记曾经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因为我们“永远是朋友”!
全体起立,手拉手,再次唱响《永远是朋友》。
学习任务二:聆听乐曲《和平颂》
(一)导入
1.图片导入法
播放一组“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
2.谈话导入法
师:你知道这一惨痛的历史吗?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教师揭示本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二)初次聆听
初听乐曲,熟悉主题。
师:你是否能听出乐曲中那熟悉的音调呢?
生:茉莉花
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感知乐曲的主题与民歌音调的关系。
(三)多次聆听
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
师:主题以合唱与乐队的形式,通过音色、力度和旋律的变化,反复出现了几次?把乐曲推向了高潮啊?
生:五次。
聆听时,教师结合主题的表现手法和曲名《和平颂》,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加深对“和平颂歌”的理解。
(四)编创歌词
随音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物经济学教学课件.pptx VIP
- 模型19费马点最值模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光伏项目工程量清单及报价格式.pdf VIP
- 专题0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的最值模型-费马点模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基于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pdf VIP
- 《阀盖加工工艺及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doc
- 2024_2025三年高考英语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0阅读理解应用文.docx VIP
- 三年高考2024-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项汇编阅读理解说明类含解析.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 课件 6.4 空调通风和加热系统-4通风系统典型结构.pptx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