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7BA036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学科专业基础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适用专业 教育技术学(师范) 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面向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备教育媒体(硬件和软件)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概述、物理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和网络安全六大模块。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实现过程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帧的封装和传输过程;明确多个网络如何通过路由器互连为一个互联网络;理解应用层是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协议来组织协调各种应用服务;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掌握其主要的性能指标、相关协议与划分层次,能够充分意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物理层的功能、相关协议及其工作原理和过程,能够对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实现过程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认识。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协议,掌握适配器、转发器和网桥等设备的使用,能够明确在计算机网络中帧的封装和传输过程。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网络互连的基本结构、IP地址及其路由选择的工作原理、协议及算法,能够明确多个网络如何通过路由器互连为一个互联网络。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运输层协议、UDP、TCP和拥塞控制的相关知识,能够理解运输层在整个网络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网络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域名系统、典型网络应用等相关知识,能够理解应用层是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协议来组织协调各种应用服务。 7.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能够建立网络安全的意识。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目标5 课程 目标6 课程 目标7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H H H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M H M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M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计算机网路概述 课程目标1 (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因特网概述 (3)因特网的组成 (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及意义 (2)网络的网络、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3)因特网的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4)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5)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6)主要性能指标 (7)协议与划分层次、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实体、协议和服务、TCP/IP的体系结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演示、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2.物理层 课程目标2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4)信道复用技术 (5)数字传输系统 (6)宽带接入技术 (1)物理层的基础知识 (2)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途径 (3)导引型传输媒体、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4)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5)数字传输系统的基础知识 (6)ADSL技术、光纤同轴混合网、FTTx 技术、无线接入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演示、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3.数据链路层 课程目标3 (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2)点对点协议 PPP (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5)扩展的以太网 (6)高速以太网 (7)无线局域网 (1)数据链路层所处的地位、数据链路和帧、数据链路的三个基本问题、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 (2)PPP 协议的特点、组成、帧格式、工作状态 (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工作过程 (4)以太网概述、CSMA/CD 协议、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以太网的 MAC 层 (5)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6)100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