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春曲·闺怨
元代:徐再思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标签
闺怨
译文
我真后悔嫁给商人为妻,偏又命运不好,逢上了负心的郎,临走时,说是到东吴
去。三年过后,却从广州寄来了信。
注释
东吴:泛指太湖流域一带。
赏析
这首小令从唐女子刘采春 《啰唝曲》 “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
见,今得广州书”的绝句脱化,也穿插了《啰唝曲》“莫作商人妇”及白居易《琵
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境。但较原诗来看,“闺怨”
的含意更为显豁。“悔作”、“当逢”,口吻如生,表现出散曲小令开门见山的
直露本色。“闺怨”的前提多为夫君别离远出,唐诗往往将这种前提加以隐掩或
推衍。除上举的 《啰唝曲》外,如张潮 《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
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其妙味如前人所评:“意其远
行,却在近处。总以行踪无定。”看来恰恰同 《啰唝曲》的 “意其近行,却在远
处”反了个向。不过要让读者一览即领悟却不容易,可见唐诗是过于偏重含蓄了。
徐再思改诗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化含蓄为显露,当然也有别的因素。
唐韩偓 《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
梅子映中门。”不怎么知名;而李清照化用其意作成的 《点绛唇》秋千词,“见
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云,却为人传诵。可
见夺胎前人成作,也不失为出新的一途。
原诗的薄情夫君 “只道往桐庐”。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唐方干 《思江南》: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看来唐代桐庐为一交通中心。曲中改成
了 “别时只说到东吴”。东吴的指谓说法不一,据周祁 《名义考》,元明时习以
苏州为东吴、湖州为中吴、润州为西吴,苏州在元代确实是繁荣的商业城市。这
也说明曲作者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据元代的实际情形更改了 “闺怨”的
细节。
关于作者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
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
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 “酸甜乐府”。后人
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 《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