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从翰林学士到革命志士阅读附答案.docVIP

蔡元培:从翰林学士到革命志士阅读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元培:从翰林学士到革命志士 范福潮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公历 1868 年 1 月 11 日)出生于绍兴 府山阴县。 15 岁中秀才, 1892 年入京补行殿试, 授翰林院庶吉士, 因其年少通经, 文极古藻,颇受本科正考官翁同龢赏识。甲午四月,应散馆试,由庶吉士补翰林院编修;六月,中日战争爆发,与文廷式、徐世昌、张謇等奏请密联英德,抵御日本。 甲午一役,洋务派官僚企图从军事、技术上追求富国强兵的梦想彻底破灭,这给了欲从政治改革入手保国强国的维新派一试身手的机会。康、梁发动的戊戌变法,得到了光绪帝和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身处变法运动中心的蔡元培,一直在冷静观察形势,他在感情上认同维新派的某些主张,但在行动上却不屑与康、梁为伍。当时,康、梁是政治红人,投拜者接踵而至,而他 在其炙手可热之时,耻相依附,不往交纳。杨锐等受宠权臣也曾极力拉拢,蔡公不为所动。 后来,罗家伦就此事询问情由,他从容言道:我认为中国这样大,积弊这样深,不在根 本上从培养人才着手, 他们要想靠下几道上谕, 来从事改革, 把这全部腐败的局面转变过来,是不可能的。 这时,蔡公的思想已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不像某些翰林学士钻营投机,奔竞仕途,而是广泛阅读西方新书,认真思考救国之道。他与友人合作,开设一所东文学社,学读日文书, 并练习翻译。他不仅大量阅读《电学源流》 《光学量子力学图说》等自然科学著作,还读了很多诸如《环游地球引录》 《日本史略》《日本新政考》等介绍外国地理、历史、政治方面的书籍。都无做官意,惟有读书声,他写了这副对联,挂在书斋自勉。 1898 年 9 月,蔡公出京返籍,徐树兰聘他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校长) 。中西学堂是 徐氏用公款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既有旧学,又有外语和自然科学,外语课原来设有英、法文,蔡公到校后增设了日文。民国时期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北大地质学教授王烈当时都是第一斋学生。 1900 年正月下旬,徐氏派人把《申报》刊登的上谕送给蔡公,嘱他自当以名教纲常为己任,以端学术而正人心,但他不愿以名教纲常毒害学生,复书辞职。此后,蔡公去临安县为绍兴侨农办小学校,又去杭州商议改某书院为师范学校,不辞辛苦,奔走于教育救国之道。 1901 年七月,蔡公应上海澄衷学堂总理(即校长)刘葆良之请代为总理,一月后,刘又介绍他去南洋公学任特班总教 习。特班学生皆为通古文辞者,非请翰林授课,难以压堂,故聘蔡公为总教习。蔡公对 待学生, 宽严有度, 学生中最为蔡公赏识者有邵力子、 胡仁源、 谢无量、 李叔同、 黄炎培等,后来皆为民国政学界名人。 1901 年冬,南洋公学中院五班学生因反对当局专制而全体退学, 蔡公将退学的学生组织起来,募款设校,沿女校之名,曰爱国学社,请吴稚晖、章太炎为教员。不久,章士钊带南京陆师学堂十余名退学生亦来学社,蔡公请章向学生教授兵操,他亦 剪发,穿短衣,与学生同在操场训练。 留日学生因东三省俄兵不退, 发起成立军国民教育会,于是爱国学社亦组织义勇队以应之,是时,爱国学社几为国内惟一之革命机关矣。 当时,革命已是学界对政治形势的重要认识, 1903 年邹容《革命军》中即有杀尽胡人之 说,但蔡公在《释排满》一文中认为满人入关 260 年,无论其血统、其风俗、其文化,早已 被汉人同化,由是而言,则又乌有所谓 lsquo; 满洲人 rsquo; 者哉!是故,他不赞同。时至 清末,多数汉人已无种族之见,所谓排满,实为反专制反暴政也,只因清廷是专制与暴政的代表;由 是而知,事之有利于满人者,虽善亦恶;而事之有害于满人者,虽凶亦吉,他继而 认为,各省官吏勒索赔款, 公行贿赂, 以为彼政府敛怨于平民者, 皆足以动摇满洲人之基本,而为多数汉族之功臣!如张百熙之流,实心举行新政者,宜斥为助桀之民贼而诛之!政府腐 败有利于唤起民众,新政改革不利于鼓吹革命,蔡公此论实为日后《民报》诸君攻击梁启超君主立宪定了调子,同盟会纲领中,驱逐鞑虏实是幌子,建立共和才是真意。 自三十六岁以后,我已决定参加革命工作。觉得革命止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在爱国学社中竭力助成军事训练,算是种下暴动的种子。又以暗杀于女子更为相宜,于爱国 女校,预备下暗杀的种子。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苏报》案后,国内的革命运动已经公开化,蔡公亦开始加紧实行他的革命手段,此后一年间,蔡公以爱国学社为机关,以来 自东京的军国民教育会成员何海樵、杨笃生、吴樾为骨干,组织暗杀团,拟定的第一个暗杀对象竟是慈禧太后! 鉴于形势的发展,为配合孙、黄领导的国内外革命组织的活动,蔡公认为有必要在江浙成立一个革命组织,他与陶成章、徐锡麟及狱中的章太炎商议改组暗杀团,重订章程,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光复会,他被推举为会长。此时的蔡公,已与孙、黄并列,成为当时三大革命团体的首领之一。 (内容

文档评论(0)

穹空无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