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区曝光法在数码相机上的应用
亚当斯将曝光区分为11个等级,从0 区曝光到X 区曝光。他将反射率为18%的中灰影调板
定为“影调 V”,把直接获得“影调 V”的曝光称为“V区曝光”,拍摄到底片的密度
名为“密度 V”,从“密度 V”使用正常反差相纸获得的影调就是“影调 V”。以“V
区曝光”加一档就获得“VI区曝光”,减一档就获得“IV区曝光”,其余各区依此类推。
亚当斯通过分区曝光对底片上的潜影进行控制,在通过胶片显影的过程控制影调的压缩与扩
张,从而得到高质量、层次丰富的影像。这就是著名的“分区曝光法(Zone Syste )”。
本文试图找出分区曝光与柱状图(Histogra )所示亮度范围的对应关系,说明民用数
码相机的曝光特性,探讨将分区曝光法运用到电子暗房中,通过数字技术提高影像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柱状图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在Photoshop 的Histogra 中,除了C
ache Level 外,有7 项参数,描述如下:
Mean:描术平均亮度值。
Standard deviation (Std Dev):标准偏差。描述亮度值的偏移量。
Median:显示亮度范围的中间值。
Pixels:描述被选定用于柱状图(Histogra )的像素总数量。
Level: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亮度级别。亮度级别分为256 级,从0 至255。
Count: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像素总数。
Percentile: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像素数占像素总数的百分比。
柱状图 (Histogra )从0—255 分为256 (8bit)的亮度等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
56 级灰阶”。我们将亮度等级分为11个区,平均23 级为一个曝光区,中间值为127和12
8。所以我们将116至139的亮度范围定义为“V区”,其余每变化一区曝光,灰度级相应
增减23级,依此类推,得到如下对应关系:
Level 139~116 115~93 92~70 69~47 46~24 23~0
Zone V IV III II I O
Level 116~139 140~162 163~185 186~208 209~231 232~255
Zone V VI VII VIII IX X
但事实上,这种对应关系是不正确的。原因很简单,柱状图中的亮度级并非呈几何增长;
而每增加一档曝光,所获得的曝光量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乘2,它是呈几何增长的。那么运
用到上述对应关系上就会出错。通过实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实验很简单,我们推荐各位使用数码相机的影友都抽时间做一次。一来可以了解自己数码相
机中传感器(CCD或COMS)的特性,二来可以将分区曝光法有效地运用到曝光和电子暗房中,
提高影像质量。实验方步骤如下:
1. 选择物体色调均匀区域作为被摄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成像区域获得相对集中的
灰度值。被摄对象可以是阴影中的白墙、油漆均匀的门等等。笔者选用了一块色调
较为均匀的桔红色鞋盒表面进行实验。
2. 以测光值直接拍摄一张,然后增减5档曝光,每增减一档各拍一张。这样,我们就
得到11张照片。分别对应11个曝光区。其中第一张是直接测光所获得的反射率为
18%的中灰影调,即“V区曝光”所得到的影调。
3. 将照片导入Photoshop,用柱状图 (Histogram)进行观察,并记录下亮度平均值 (M
ean)或亮度中间值(Median)。之所以选用几乎没有反差的样板作为拍摄对象,是
因为获得的亮度范围会很窄,同时影像亮度平均值(Mean)和亮度中间值(Median)
相差无几,从而降低实验的误差。笔者选择了Median 作为参考值。
4. 将所获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
笔者使用Canon PowerShot G2 进行测试,获得曝光曲线如下:
纵坐标是256 级亮度,横坐标是11个区的曝光。曲线的肩部急转落于VIII 区,趾部平缓落
于III 区。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数码相机曝光过度1 级,惨不忍睹,高亮处细节损失严
重,无法弥补;曝光不足3 级,虽然损失不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pptx VIP
- 超星学习通网课《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2025题目及答案.docx
- 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 2012版 (2).xls VIP
- 通信中级整理-终端与业务.pdf VIP
- 【初中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快乐日记(三上日记范文).docx VIP
-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群众安全满意度培训课件.pptx VIP
- 石材厂15万吨年砂石料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第一版.docx VIP
-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