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PP)改性技术大全及新产品开发建议.doc

聚丙烯(PP)改性技术大全及新产品开发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9 聚丙烯(PP)改性技术大全及新产品开发建议 摘要:介绍了聚丙烯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进展及聚丙烯新产品的开发思路,并给出了聚丙烯改性新产品开发建议。 关键词 聚丙烯 改性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茂金属 高透明 高流动 纳米 1 前言 聚丙烯(PP)是热塑性塑料中的后起之秀,是通用塑料中发展最快的一种材料。PP由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易于加工成型、产品综合性能优良,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通用树脂中发展最快的品种。PP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ABS等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密度最低,只有0.89~0.91g/cm3,。它的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表面硬度和弹性模量)均较优异,并有突出的耐应力开裂性和刚性。它的耐热性较好,熔点高达164℃,软化点高于低压聚乙烯和ABS,可在100~120℃下长期使用,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升温到150℃也不变形。PP几乎不吸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发烟硫酸及强氧化剂外,与大多数介质均不起化学反应。此外,它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较小的介电率。PP成型加工容易,可用注射、挤出和中空成型等多种方法高效率地成型各种制品。PP几乎无毒,且可耐高温消毒,因此可用于制作家庭用品和医疗器械等。 尽管PP有众多优点,但是,PP也有一些不足的性能,最大缺点是耐低温韧性差,低温易脆断;其次是尺寸收缩率大、抗蠕变性差,制品稳定性差,容易产生翘曲变形。与传统工程塑料相比,PP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耐侯性差,亲水及抗静电性能差,涂饰、着色和粘合等二次加工性能差,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差。因此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和功能的发展,所以PP的改性,特别是在高性能化、通用塑料工程化和功能化方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2 PP改性技术现状及进展 PP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划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主要是改变PP的分子链结构,从而改进材料性能。化学改性主要包括:共聚、接枝、交联、氯化等。物理改性是通过改变PP材料高次结构,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物理改性主要包括: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复合增强、表面改性等几大类。 近年来,国外PP的改性研究十分活跃,一是使用高效催化剂及采用先进的工艺,使其在聚合阶段实现PP的改性;二是在PP新产品的后加工中实现PP的改性。 2.1 化学改性 结构决定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征是其结构的多层性,每一层次结构的改变,都为材料性能的改进提供可能。PP的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方法改变PP分子链上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种类及组合方式的改性方法。经化学改性后的PP,其分子链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会对材料的聚集态结构或织态结构产生影响,改变材料性能,因此通过化学改性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应用性能的新材料。PP的化学改性一般是通过单体的聚合反应或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两种基本过程实现的。 化学改性的产生甚至比共混还要早,橡胶的交联就是一种早期的化学改性方法。嵌段和接枝的方法在聚合物改性中应用广泛。嵌段共聚物的成功范例之一是热塑性弹性体,它使人们获得了既能像塑料一样加工成型,又具有橡胶般弹性的新型材料。接枝共聚物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ABS,这一材料优异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它在诸多领域广为应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可以看作是一种用化学方法完成的共混。在IPN中,两种聚合物相互贯穿,形成两相连续的网络结构。IPN的应用目前尚不普遍,但发展前景仍不可估量。PP的化学改性包括嵌段和接枝共聚、交联、氯化、氯磺化、互穿聚合物网络等,是一个门类繁多的博大体系。 丙烯与乙烯等共聚得到的无规共聚物,其结晶度、刚性、熔点均低于均聚物,但透明性得到改进,韧性和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它广泛用于透明包装薄膜、吹塑成型、薄膜密封层和日用品。丙烯均聚后再进行共聚,可获得PP、乙丙橡胶和聚乙烯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其中乙丙橡胶在聚乙烯和PP之间起着相容剂的作用。调整三相比例,可获得刚性、抗冲击性均衡的共聚物,广泛用于汽车、工业零件和家用电器等。 PP接枝方法有:溶液接枝法、熔融接枝法、辐射和光接枝法、高温热接枝法、气相接枝法、固相接枝法、等离子体接枝法等。目前,熔融反应挤出应用较为广泛。它是在有机过氧化物存在下,PP与极性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酶、马来酸、马来酸酐等通过反应挤出进行接枝共聚,赋予PP以极性,从而改变PP的粘结性、涂饰性、油墨印刷性。极性PP可作为共挤出复合膜的粘结层、热熔胶,也可作为PP与各种极性聚合物如尼龙等的共混用的相容剂。 PP以射线辐射或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均可产生交联结构,从而提高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但前者设备昂贵,制品形状受限制;后者加工温度范围窄。目前,采用PP与活性单体共聚得到的改性PP可以与空气中的水或氧发生反应而交联。其制品因耐热、耐磨、耐油,低温特性及耐蠕变性能

文档评论(0)

化工高级工程师证持证人

专业刊物编审机构,央企和政府工作经历,30年技术和市场情报调研经历,多年写作和编辑出版经验,提供化工新材料技术市场及投资分析报告,达到您满意为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7日上传了化工高级工程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