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5圣火传递事件与电视可信度.pptVIP

第十一讲5圣火传递事件与电视可信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娱乐(infotainment) 电视新闻,至少在欧美,已经从过去那种简单的新闻信息的传播,开始转向追求娱乐效果。 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 形象政治:和电视广告一样,形象政治也是一种疗法,这就是为什么魅力、容貌、名气和个人隐私会如此充斥其中的道理;就像电视广告为了起到心理疗法的作用而必须舍弃真实可信的产品信息一样,形象政治为了同样的目的也必须舍弃真实可信的政治内容。 西方新闻报道 个人化:名人效应和人情味 。社会利益的冲突被人格化为个体之间的冲突。这种方式的后果是事件的社会根源缺失了,并且个人动机被假定为所有行动的起因。 硬新闻(负面报道):严肃的、“重要的”、戏剧性的事件——战争、灾难、恐怖主义、政治和经济危机、犯罪、著名人士的去世——在传统上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电视新闻。 软新闻(娱乐性):消费者特写、娱乐、有人情味的故事、希奇古怪的或有趣味的故事、第一人称的经历详述、名人轶事,直到近来依旧是杂志和小报新闻领域。 图像价值:戏剧性的、可视性强的事件。 二、电视可信度 电视可信度 字典将新闻定义为最近的事件:主播得到这些事件的信息并通过“现场”素材、记者的报道、不同的人的看法和“客观”评论的交错使用,把它们加以编排,讲述给观众。 电视可信度:事件的真实报道和新闻人员的展示。 新闻片的权威来自于对事件的直观报道,这种报道还配有一种低沉有力的话外音。 现场感:“实况转播”的意识形态不仅基于同步录音和播送的电子技术,而且以话语的虚拟形式为基础 。 现场感 面对面的接触:新闻人物的视线直接对着摄像机,好像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目光接触。 面对面的会话似乎显得比客观报道更加真实,也受到各种真实性条件的制约:“因为话语不是表述,即不是一种真实的模式,而是真实本身的一种行为,因此新闻作为话语享有另一种语言学和本体论的地位。”话语所指是它本身,它自己的时间、地点和主题是它的“现实”。因此,话语不需要像故事所指或照片所指,一个表征世界一样的证实。面对面的谈话不必符合“现实”或与“现实”相似。它就是现实。 新闻主体的构建 “谁在说话?” :报纸新闻构成了一种叙事模式、体裁和内容,它们压抑新闻报道的主体,偏袒某种似乎拥有它自身声音的“实在”。电视新闻则依赖于新闻主体的建构。 主持人的权威 :新闻联播主持人本身是一个超主体,他不只是代表新闻本身、某个具体的网络、作为机构的新闻或公众利益,更确切地说,他代表所有这一切复杂的会聚中心,从而成为“这个整体机构范畴的象征”。 播音员的直接视线和他双唇的“魔力”,使视野朝着话语的方向倾斜。主持人的表达是一种大杂烩,它包含从客观新闻承继的语言、叙述和新闻声音,这些与虚拟的话语活动和影子主体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虚拟话语 电视新闻是读的新闻:与真正的会话体相比,它往往更简练,结构更清晰,陈述更确定。新闻语言仍主要是叙述性的,采用第三人称陈述(有时还共同使用“我们”),但禁止用“我”和“你”。这是一种非人格化的语言,以便于电台播音高亢的“新闻声音”播送新闻。 另一方面,新闻好像始于新闻播音员与观众自然而然的对话,似乎不是以读的方式读给观众听的,这种做法混淆了记者身份的新闻播音员和发表个人意见的新闻播音员之间的差异。 ——玛格丽特·莫斯:《电视新闻人物和可信度——对转换中新闻的反思》 意识形态的修辞策略 1)戏剧化(故事性)。电视求助于双重意义上的戏剧化:它将某一事件搬上荧屏,制成影像,同时夸大其重要性、严重性及戏剧性、悲剧性的特征。 2)排他性(选择性的失明)。这是一种可怕的压力:追求头条新闻所必然遇到的压力。 3)煽情:诉诸人的情绪,让受众观看各种场面、情境、行动、争吵、危机,直到眼球疲惫不堪为止。 4)娱乐化:虚构,表演,无聊的梦想和替代的景观 新闻价值 建构与动员:这首先在于影像具有特殊性,可以制造文学批评家们所说的真实效果,让人目睹并相信影像所展现的一切。这种感召力具有动员的作用。它可以让某些观念、某些表现、甚至某些群体得以存在。普通的社会新闻,日常的事件或事故可以因此而具有政治的、伦理的意义,足以激起人们强烈的但往往是负面的感情,如种族歧视,排外主义,对异邦异族的恐惧与仇视等,而一个简单的评价,一则通讯报道,一次录音,总隐含着现实的社会构建,能造成动员性的(或劝解的)社会效果。 神话-意识形态 罗兰巴特认为,以神话的态度看待世界,人们对于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任何质疑,对于自然真实的东西就会变得熟视无睹。神话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我们无形意识中的思维方式,这也就是电视的方式。 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切,根本不会意识到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视角;甚至连“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