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力电子与现代生活 第5章 电力电子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第5章 电力电子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5.3.1 汽车发展史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从轮到车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从轮到车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由“记道车”发展而来。后来,因为加了行一里路打一下鼓的装置,故名“记里鼓车”。 据传,在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记里鼓车 。 有关记里鼓车 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 1901年,一个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在上海租界自备使用,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 袁世凯送给慈禧的汽车 张学良是第一个组织生产国产汽车的人 1927年,张学良将军在沈阳的兵工厂开始试制生产汽车,于1931年5月,成功试制一辆“民生牌”轻型载货汽车。 汽车工业的筹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开始了建立我国汽车工业的筹化工作。 1949年10月,在中央重工业部内设置了汽车工业筹备组。 1952年秋,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3年6月6日,毛主席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1956.7)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我国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 第一辆防弹“大红旗” 五个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 第一汽车制造厂 南京汽车制造厂 上海汽车制造厂 北京汽车制造厂 济南汽车制造厂 南京汽车制造厂(轻型载货车) 1958年3月10日,南京汽车制造厂的第一辆NJ130型2.5吨载货汽车试制成功,命名为“跃进牌”。 上海汽车制造厂(轿车、轻型载货车) 1957年开始,上海汽车制造厂 先后设计和制造出轻型越野汽车、三轮汽车、凤凰牌轿车和4吨载货汽车,缓解了当时对汽车的迫切需求,也为上海整车制造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北京汽车制造厂 (轻型越野汽车) 北京汽车制造厂: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军指挥车失去了供应来源,军委指示尽快开发部队装备用车。 1961年,国防科委批准北京汽车制造厂作为轻型越野汽车的生产基地。1962年,试制成功第一辆北京BJ210轻型越野汽车。 BJ212型越野车 济南汽车制造厂(重型载货车)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1981~1998年,全国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452万辆,其中轿车260万辆,累计投资(包括引进外资)近1500亿元。 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2006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2009年产量超过1300万辆,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的第一大国。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5.3.2 内燃机汽车与环境、能源的冲突 1、汽车引起的环境问题 传统汽车由于使用汽油和柴油,燃料燃烧的不完全会导致尾气中包含大量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直接危害着人体健康,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球变暖、空气污染、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噪声污染等问题都与汽车尾气有直接的关系,这些污染问题已逐渐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1)全球变暖 全球平均气温在近100多年来已经经历了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C02,CH4,N02)的排放。 美国运输部发布的运输统计报告指出,2003年美国运输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8.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当年美国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在所有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量中,道路运输占82%。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200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比例: 交通运输总计占19%。 5.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2)汽车尾气污染 1943年9月8日,美国洛杉机上空,飘散着一种奇怪的烟雾,带有刺激性、浅蓝色,经久不散,几千人受害,400人死亡。此后,又多次出现这一现象。1951年,斯密特(Smit)博士指出: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元凶是汽车排放的化学物质。 根据有关分析,汽车废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约有1000多种,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等,这些有害物质不断造成人们的呼吸道疾病、生理机能障碍、鼻粘膜组织病变、急性污染中毒、甚至会导致心脏病恶化,还可能引发癌症。 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