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交通、通信条件的限制,人类最初的文明大多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大河流域。由此可知( )
A. 文明之间没有交流 B. 农耕文明不具备扩张的潜能
C. 文明之间和平相处 D. 各个文明基本各自独立发展
2.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他的死,震动了当时的希腊,也以其悲剧色彩震撼着后人的心灵。不久,雅典人对苏格拉底之死感到后悔,又匆匆忙忙将三个起诉苏格拉底的其中两人判处死刑。材料说明雅典
A. 司法缺乏实证意识 B. 公民政治生活趋向理性
C. 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D. 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 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 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 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 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 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4.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
A. 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B. 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C. 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D. 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5.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 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 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 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 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6. 图拉真是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在位时立下赫赫战功。元老院曾赠给他“最佳领袖”的称号。当图拉真去世时
A. 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B. 向参加追悼活动公民发放津贴
C. 开建纪功柱以纪念他的战功
D. 当时的法律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7. 从罗马法的发展历史来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原因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它们所提供的技术条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民法大全》的面世。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间。由此可见,《民法大全》
A. 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
B. 反映出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 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
D. 可以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
8. 科学史家贝尔纳这样归纳庄园制度特点:“它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封建制度的标志是它靠当地农业生产(这种生产品大都是就地消费掉的),又依靠分散的手工业。封建制度的经济单位是农村,在农村里,男女数十人,大都是亲戚,分摊土地而工作,共同占有大多数东西。”这表明西欧庄园式劳作是( )
A. 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 B.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集体劳作
C. 劳动者拥有自己的土地 D. 庄园中的生产品可以大量投入市场
9. 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
A. 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B. 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C. 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 D. 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10.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
A. 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 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 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D. 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11. 桑海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1492年,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从那里逃出来的许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和科学家,都被它收容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这一措施( )
A. 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 维护了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