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哮喘的鉴别诊断 第30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气道内膜结核 TB接触史;TB慢性中毒症状;PPD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或PEF变异率<15%;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痰TB-PCR阳性,胸片、胸部CT检查,必要时作纤支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第31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心源性哮喘 常见于左心衰竭 多有 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病史 阵发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 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类部可闻奔马律 心脏B超和心功能检查有助于鉴别 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危险 第3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胃食道返流 胃内容物反流可以刺激食道远端黏膜咳嗽感受器,也可吸入呼吸道造成剧烈咳嗽,弱酸刺激可引起气道痉挛出现喘息。 第3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肺炎支原体肺炎 既往无反复咳嗽、气喘病史 本次常以鼻塞、流涕、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然后咳嗽迁延不愈 胸片可见斑片状或云雾状阴影,可为游走性 冷凝集试验≥1/64阳性或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第3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气道异物 既往无反复咳喘史 本次发病前常有进食进程中 呛咳或明确异物吸入史 体检常有呼吸音不对称,病侧呼吸音减弱、触觉语颤减弱等体征 胸片、胸部CT可协助诊断 纤支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同时作异物取出术 第35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鼻后滴漏综合症(PNDs) PNDs常有鼻炎、鼻窦炎的病史 有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粘液附着感 检查发现咽后壁有粘液附着,鹅卵石样观 鼻窦片或鼻窦CT可见鼻窦粘膜增厚>6mm或窦腔模糊不清或有液平 经治疗(如鼻吸入糖皮质激素、鼻血管收缩剂、鼻窦炎加用抗生素)后咳嗽症状缓解 第36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 胸部X线检查无特殊发现 肺通气功能检查正常 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PEF变异率正常 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3% 口服或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可助诊断 第37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分级 第1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哮喘的定义 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第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炎 症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生) 气道高反应性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作) 症状 气道阻塞 环境因素 使易感的个体发生 哮喘,或诱发症状, 或使症状加重/持续 宿主因素 使个体易于或免于 发生哮喘的因素 哮喘发病机制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Revised 2006. 第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粘液分泌过多 嗜酸性细胞 肥大细胞 抗原 Th2 细胞 血管扩张 新血管形成 血浆渗出水肿形成 中性粒细胞 粘 液 栓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平滑肌收缩 肥大 / 增生 胆碱能反射 上皮细胞 上皮纤维化 感觉神经激活 神经激活 上皮脱落 炎症是哮喘发病的核心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Revised 2006. 第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炎症细胞通过炎症介质介导的作用 炎症细胞 肥大细胞 嗜酸粒细胞 Th2 细胞 嗜碱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结构细胞 上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神经细胞 介质 组胺 白三烯类 前列腺素类 PAF 激肽类 腺苷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一氧化氮 细胞因子 炎症趋化因子类 生长因子 效应 支气管痉挛 血浆渗出 黏液分泌 AHR 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