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930年,中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讨论的焦点是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最有影响的是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托罗斯基派支持的“机械派”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的东西只是一种残余。 左翼力量《新思潮》派则认为,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二、主题思想 《子夜》回答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回答了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 软弱动摇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绝不能起到振兴民族工业的作用,也绝不能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 为此,《子夜》紧紧抓住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和前途这个中心问题,并据此组织了三组矛盾冲突: ①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③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 三、人物形象(作品写了一百多人物) 1.两个主要形象(资本家的形象) ①吴荪甫: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具有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共性特征,“两面性”:一方面,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压迫下,他有着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倾向和要求;另一方面,当工农大众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时候,特别是当这种斗争威胁到他的利益的时候,他又反对工农运动。 吴荪甫又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有雄心、有魄力、有智慧、有头脑,敢于冒险,敢于开拓,敢于进取。雄心勃勃的发展自己的实业,不仅想取得丝业的霸权,而且还希冀在其他行业上大展宏图,让“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驰过原野”。 同时,他又有刚愎自用、色厉内荏的一面。对部属、对同仁、对家人,常常说一不二,而在工农革命运动面前,是咬牙切齿的命令镇压,并雇佣打手,调动警察军队直接镇压,但内心却是虚弱的。 既精明强干,刚愎自用,富于冒险精神,又色厉内荏的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 ②赵伯韬:中国买办金融资本家的典型。骄横傲慢,又荒淫无耻。仗着有美国金融资本家作后台,又和军界政界有联络的特殊地位,对于一切对手,他都不放在眼里。 生活上,赵伯韬恣肆放纵,沉醉于舞女、跑场,过着空虚荒淫的生活。 赵伯韬的性格是当时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共有的特征。 2、地主阶级群像 ①吴老太爷: 封建“老僵尸”。从寂静的乌村来到灯红酒绿的大上海,在强烈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下,一命呜呼,象征封建主义社会和封建主义文化的崩溃和解体。 ②冯云卿:是一位被资本主义金钱剥去了一切宗法面纱,寡廉鲜耻的地主阶级形象。 3.女性群像 ①林佩瑶:由小资产阶级的自由女性变为“百无聊赖”的“贵妇人”的典型形象。一个悲剧人物,精神空虚、苦闷与生活优裕的矛盾,映射着她自身的心灵矛盾。 ②四小姐素芳:在封建美德规范中长大,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中觉醒的形象。 ③刘玉英、徐曼丽等。 是“子夜”社会中寄生的商品化了的人物。冠冕堂皇的身份是交际花,实际上是为了金钱可以出卖一切的人物。 4.知识分子群像(新儒林外史群像) 经济学教授李玉亭——资产阶级金钱的奴仆. 工科大学生杜学诗——半殖民地社会的花花公子. 文人范博文——颓废诗人,庸俗的聪明人. 四、《子夜》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 1.真实地描写了现实的关系。 揭示了时代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揭示时代的主题中表现了茅盾作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勇气”。 2.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子夜》描写的典型环境包括两个层次: 一个是时代的大环境; 一个是人与人之间关系。 在这两层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共性与个性统一的人物形象。 3.倾向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①作品的意图是要“大规模的描写中国的社会现实”,与这一意图相一致,《子夜》的艺术结构也具有相应的特征:宏大的结构。其表现为: A.“一树千枝”结构法。 一树:以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而最终破产的悲剧为主干。 千枝:以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吴与工农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这三组矛盾为枝叶,组成一个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结构。 B.总起与分叙情节安排法。 第1-3章,借老太爷丧事记录人物,然后以次为基础,逐步展开矛盾。第4章写农村斗争。 第5-16章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先采用几条线索交叉发展,使序幕中(1-3)提出的线索同时得到发展,接着又让两条线索:吴与赵、吴与工人发展。 第17-19章是高潮。主要是吴与赵在公债市场上拼死决战,最后以吴的惨败而结束。 《子夜》试图在囊括城乡、工商、军政、劳资以及新青年儒林人物、家庭主仆关系等各个层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