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课件第十七章 40年代小说(三).pptVIP

《现当代文学史》课件第十七章 40年代小说(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四十年代小说(三) 第一节 解放区小说概述 一、解放区文学 是一种“新”的文学,这种“新” 既表现在文学生存的社会、文化基础方面,也表现在文学指导思想方面(文学的思想底蕴);既表现在文学发展的动力方面,也表现在文学的价值选择方面;既表现在文学的内容方面,也表现在文学的形式方面。 思想倾向上选择文学的人民性, 在艺术价值上选择走向民间,实现大众化, 在审美倾向上选择以光明为结局的“喜剧”, 在话语系统与话语方式上,选择集体主义话语和大众话语方式。   解放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表现了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政治环境下社会的崭新精神面貌,崭新的人物,崭新的故事,崭新的主题。 在形式方面,追求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二、解放区小说的三种体式 1.评书体小说 以赵树理的小说为代表 2.新英雄传奇小说 代表作品是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和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 3、注重情节及具有诗意的民族化现代小说 (1)情节小说 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暴风骤雨》为代表 都不局限于叙述单一的故事,而是以多个人物的命运为叙事线索,使之交叉、串连起复杂、丰富的人物间的多重矛盾关系,展示在土改运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的生活面貌。 (2)诗意小说 孙犁的小说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 第三节 赵树理 孙犁 一、赵树理主要创作(P327) 1.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1)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 (2)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形式,创造了现代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3)叙事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 2.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1) 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老一代农民。 (2)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年轻的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 《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和《邪不压正》中的小昌。 (3)农村新人形象。 如小二黑、小芹、李有才。 (2)《李有才板话》 小说主题: 表达广大农民追求民生民主、冲破封建樊笼、争取翻身解放的强烈心声,敏锐地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惰性基因和基层政权中存的严重不纯等问题。 4.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是在对“五四”以来新文学“欧化”倾向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建立偏重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主要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 二、孙犁的小说创作 孙犁是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是河北安平人。中学毕业后因无力继续升学而当过小学教员。1937年冬天参加抗战工作,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和学。1949年以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 孙犁的代表性小说主要有《芦花荡》、《荷花淀》、《嘱咐》等短篇小说集。 孙犁小说的基本价值选择是,写生活的美,人情的美,追求诗意的美。形成了自己创作的鲜明风格和特色。 1.用精练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言语、动作,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妇女心理的刻画,尤为细致、生动、深刻。 2.浓郁的抒情性。这是孙犁小说风格的重要特征。 A、劳动场景的描写。 B、战斗场景的描写。 C、自然风景的描写。 3.散文的笔调,诗的意境。追求情景交融的描写方式;讲究内外相通的人物塑造(以外在的景物和人物的动作、言语,烘托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构造清新、柔美、细腻的风格境界。 解放区文学的限性: 注意了“新”的追求,注意了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时代性、民间性,却相对忽视了文学的人文性、生命性、现代性;灌注了浓厚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怠慢了文学的人学意识、宇宙意识、生命意识。 对批评价值倾向的扼杀,对知识分子启蒙话语的排斥,对个性和独立意志的否定,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艺术世界的丰富性和神采。 第二十一章 40年代戏剧散文   解放区的戏剧运动主要包括秧歌剧运动和旧剧改革。解放区的戏剧创作包括:秧歌剧、改革了的旧剧、话剧和歌剧四类。 在解放区的戏剧创作中,成就最大的是歌剧创作。歌剧,尤其是《白毛女》,代表了解放区戏剧的最高成就和神采。 (1)价值选择的深刻性。 揭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不可调和的地主阶级与农民的阶级矛盾,表现“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不自觉中显露了生命的意识,揭示了人性中永恒的价值。 人在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与邪恶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生命力,保证了人在斗争中的胜利,塑造了人本身,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喜儿:“向前走,不回头,……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我不死,我要活;/我要报仇,我要活” (2)传奇的人物与传奇的色彩。喜儿的故事具有传奇性,喜儿这个人物,也具有传

文档评论(0)

158****43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学海无涯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