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区康复评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电生理诊断 目的在于了解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的功能状态;判断下运动神经疾病的程度与范围以及恢复情况。 运动点:刺激神经肌肉时刺激阈值最低的一点。 直流-感应电检查:需要一台能输出直流-感应电流的仪器。 第一百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电生理诊断 肌电图:记录肌肉静止和收缩时的电活动以诊断肌肉疾病的电生理方法。 可用于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肌肉萎缩。了解神经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及再生情况。 第一百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用的观测内容及其概念 1、步行周期:从一侧的足跟着地起,到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 2、站立期:足与地面接触,包括:足跟着地、脚掌着地、重心前移至踝上方、身体继续前移、足跟提起、足跟离地、足趾将离地 3、摆动期:足腾空挪动,包括:足趾离地、加速期、下肢垂直位为摆动中期、减速期、足跟着地 第九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4、跨步长度: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间的距离,简称“跨步长”。100—160cm 5、步幅长度:一侧足跟着地至另一侧足跟着地的垂直距离,简称“步长”。 50—80cm 6、步幅宽度:双足中线间的宽度,简称“步宽” 。5-11cm 7、足角:足跟中点到第二趾的连线与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正常约为6.75° 8、跨步频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正常人自然步频为95—125步/分。 第九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四)常见的病理步态 1、短腿步态: 如一腿缩短超过2.5cm时,同侧骨盆及肩下沉,又称斜肩步,摆动时则有代偿性足下垂。4cm,则用足尖点地代偿。 2、关节强直步态: 1)髋关节屈曲挛缩时引起代偿性骨盆前倾,腰椎过伸,步幅缩短; 2)膝关节屈曲挛缩30°以上时可出现短腿步态。膝关节伸直挛缩时,摆动时可见下肢外展及同侧骨盆上提,以防止足趾拖地。 第九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3)踝跖屈挛缩时足跟不能着地,摆动时以增加髋及膝屈曲度来代偿,状如跨槛,故称跨槛步态。 3、疼痛步态:又称短促步。髋、膝关节疼痛一般以足尖着地;踝关节疼痛轻者足尖着地,重者足跟着地。 第九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4、上运动神经元病损步态 又称肌痉挛步态 因肌张力过高引起。如: 1)偏瘫步态:又称划圈步态,在摆动期患侧膝关节不能自主屈曲,使患侧下肢长度相对变长,以髋外展、骨盆上提代偿而出现。多见于脑卒中。可有较多的变异。 第九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中枢性瘫痪,是由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通路(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损害而引起。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细胞)、脊髓前根、脊周围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受损的结果。又称软瘫。 第一百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要点    第一百零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2)剪刀步态:又称交叉步态,髋内收肌痉挛,双膝内侧常靠近,双足尖着地。多见于脑瘫或高位截瘫患者。 第一百零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上运动神经元病损步态 3)蹒跚步态:又称酩酊步态, 可见于小脑病损引起的共济失调。 4)前冲步态 又称慌张步态,可见于基底神经节病变如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综合症。 第一百零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5、下运动神经元病损步态 又称肌肉软弱步态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引起支配的相应的肌肉力量减弱,而出现异常步态。 1)臀伸肌步态:又称臀大肌步态。伸髋肌软弱时,患者常使躯干用力后仰,使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膝关节完全伸展,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运动。 第一百零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第一百零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下运动神经元病损步态 2)鸭步步态:又称臀中肌步态。臀中肌无力时,出现患侧控制骨盆能力下降,而出现健侧骨盆下垂和髋关节向外突出表现,步行时上体左右摇摆,状如鸭子。 第一百零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第一百零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六分。 3)股四头肌步态: 在患腿支撑期不能主动维持稳定的伸膝,故患者使身体前倾,

文档评论(0)

cindy810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