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古诗构思与冲刺训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2022届高考古诗构思与冲刺训练 考点: 1.王安石《葛溪驿》 2. 岑参《山房春事》 3. 周邦彦《关河令》 4. 杜甫《春日忆李白》 5. (宋)周邦彦《过秦楼·秋夜》 【考点研究】 一、提问类型 (一)明问整体构思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二)暗问整体构思 3.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某个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4.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5.“XX”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三)局部构思 6.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7.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是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8.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XX”,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9.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10.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二、诗歌的结构思路 1.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 2.有的先叙事后抒情; 3.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三、答题步骤 (一)第一种答题类型 1.概述诗句的内容。 2.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3.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二)第二种答题类型 先说,……;再说,……;然后说,……;最后说……。 【考题对接】 一、王安石《葛溪驿》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 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这时,诗人正患着病,身体十分虚弱。 ①漏,古代计时器。②未央,未尽。③明灭,或明或暗。④归梦,梦中回乡。⑤坐,因为。⑥岁时,秋日。⑦疏,叶子稀疏。 1.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 ?????????????????? ??????? ?????????????????? ??????? ?????????????????? ??????? ?????????????????? 2.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5分) ??????? ?????????????????? ??????? ?????????????????? ??????? ?????????????????? 一、王安石《葛溪驿》 1.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2.①身在病中;②思念故乡;③感慨时世(或感时伤世、忧时、忧国忧民);④漂泊天涯(或独宿驿馆);⑤秋景凄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 【注释】 ①漏,古代计时器。 ②未央,未尽。 ③明灭,或明或暗。 ④归梦,梦中回乡。 ⑤坐,因为。 ⑥岁时,秋日。 ⑦疏,叶子稀疏。 【译文】 残月高悬天空,月色昏昏,漏滴还在不停工作,滴答滴答个不停,油灯忽明忽暗,照着我的睡床。生病的身体,早已经感觉到风霜的寒意,梦里回到家乡,不知道回家的路远隔千山万水。 和衣而坐,感慨着无情的岁月,烦人的俗世,忍不知高歌起来。又起床徘徊,俯仰这天地,一片孤寂凄冷。秋蝉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它那悲切的叫声传入我的耳中,更是扰乱了我的心扉。 【赏析1】   首联落笔就从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诗人仰视窗外之所见。行役之人每于独眠客舍之夜最易萌生思乡之情。而天公不作美,今夜悬挂于天庭的,意是半轮“缺月”,且月色“昏昏”.“漏未央”是诗人侧耳枕上之所闻,“未央”两字,不仅暗示入夜已深,且摹写诗人对漏声的敏感与厌烦心情如见。更兼一灯如豆,忽明忽暗,独卧秋床的诗人辗转反侧可想而知了。   颔联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 颈联另出一意,写忧国之思,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