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孔子学习什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向孔子学习什么 2007-06-01 作者:汪涌豪 ■汪涌豪 ●我们的主张是,秉承孔子的训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扬这种德行、 涵养与幽默感。同时,有责任基于认真的研究,向大众传播这种品格后面所包 孕的深厚的文化。其间,学问人的责任尤其重大。 ●当天下滔滔,任何一张书籍销售排行榜都是于丹、易中天们独占鳌 头……这种由一个腔调一个模式说着几部一样的经典构成的风景,怎么说都是 凄凉与荒败的。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著有《范畴论》《批评的考究》 《当代视界中的文论传统》等。 这本来不成为问题,之所以被提出,实在是因为眼下,他老人家身上 堆垒了太多芜伪的东西。只消看看于丹以后,那么多人跟风说孔子,就知道好 事已经变味。有的专家,其实解说得很著实,但因为题名的缘故,引来一片漫 骂,连“疯狗”、“无耻”这样的词都用上了,起孔子于地下,真不知该说些 什么。至于一般非专业人士,自然也可以解孔子,但有的人以为附会一些通俗 浅显的生活事理,就可以减去学问的艰深,并开显圣哲的初心,也不免遗落经 典的精髓,从而失去读者的信任。 譬如,在对类似“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这样的句子都不能作正确解 说的情况下,有位北大下属公司负责保安的小青年,就在未名湖边开起《论语》 讲座,这怎么说都有些荒诞。什么《论语布衣解》,难道今天还有人在作《论 语》王公解吗?或许,是不是还有什么《论语》领导干部解呢?今人研读《论 语》,无论学界中人,还是百行各业,都是为了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 和掌握传统文化,有的人从中获得了深刻的精神滋养,有的人则因此而有了更 稳实远大的出发。但不管是什么人,哪种情形,都需要过细的字句疏通和背景 了解作基础,有时还包括对古代典章制度的熟悉与究明。一味对立经院与草根, 权威与平民,乃或以为后者可以另辟一个新境,再造一个圣人,不惟是对问道 应有的神圣性的任意消解,其问学荒陋的背后,更可见出世俗名利诱引下,一 种轻躁悻进的“赶趟心态”。 这种心态距离既坚执理想又会尽人情的孔子真是何其之远。因为就那 个转型时代的俗世理想而言,孔子从来就不是一个赶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可 以说,他也赶不上那种趟。他凄凄惶惶,席不暇暖,有时饱受冷遇,甚至失去 自由。但尽管如此,他的神色基本上能够做到安祥,他的心态和言行更是平和 与从容。他当然不以为自己是条丧家犬,但对着几个眼浅的无赖,没教养的轻 薄,他不妨直承自己正一身狼狈。我们也可以通俗一下,比照一种生活的事相, 说: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最能够坦然承受别人的嘲讽并不惮于自嘲,是 不是一定是那种特别有德行、涵养以及幽默感的人!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他始 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要什么。 仅此一点,就够我们学习。我们的主张是,秉承孔子的训教,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发扬这种德行、涵养与幽默感。同时,有责任基于认真的研究,向 大众传播这种品格后面所包孕的深厚的文化。其间,学问人的责任尤其重大。 作为文明的直接承传者,学问人自然需要在书斋求知,但也不能放弃广场启蒙, 放弃从百家讲坛到千家书院一切场合,向一切人宣讲圣哲的智慧,经典的思想, 这本来就是中国人素来的传统。在古代,许多时候,问道与问学一途,经常是 既不苛求讲者的资历,更不计较听者的身份的,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但有向 学之心,亲近圣哲之意,都可以被收为弟子,延揽进教室。今天,对着渴求亲 近传统的大众,学问人更是责无旁贷。从这个基点出发,我们很理解和肯认那 些宣讲者、解读者们的良好用心。我们所要求的只是,他们应该更安静一些地 用功,更严谨一些地书写,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浅入浅出”甚至“俗 入俗出”。特别是,不要降低自己的学术品位和知识视境,以与听者平齐的趣 味去迎合大众,从而忘记了自己有引领的责任。至于以消解式的翻案,加蒜着 姜的庸俗打趣来博一己的名声,过分热衷于对人性阴暗的窥探,对功利算计的 把玩,就更不好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再一次强调,文明的传承毕竟需要文明地传承, 需要依托一个文明体原典的本身,做严谨而深入的研究。公元前三世纪,儒学 传入朝鲜,一世纪传入越南,三世纪传入日本,以后陆续传到东南亚,靠什么? 靠的是经典本有的完足与完整。也因此,类似孔子的思想才得以原汁原味地被 保存下来,并得到播扬。到了十七世纪,它更传至欧洲。1793年,法国大革命 起草《人权与公

文档评论(0)

zhangwei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