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三大家对名家经典化生成的影响.docVIP

江左三大家对名家经典化生成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左三大家对名家经典化生成的影响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江左三大家对名家经典化生成的影响 1 一、龚鼎孳的诗坛沉浮:从经典化到去经典化 3 二、钱谦益的诗坛遭际:经典与非经典的轮回 6 文2:多样化生成二维文件列表 11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文章致谢(模板) 15 正文 江左三大家对名家经典化生成的影响 文1:江左三大家对名家经典化生成的影响 清诗选家通过选文实践筛选出了清诗史上的名家名作,描述了清诗发展的基本风貌。而清诗选本的文学史功能还不仅仅在于此,在清初诗歌名家经典化的过程中,清诗选本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总体而言,清诗选本与诗家诗作的经典化之间存有十分错综复杂的关系。若从单个清诗选本来横向研究,我们会发现,选家肯定会对部分诗家诗作青睐有加,而自然冷落了另外一部分诗家诗作; 但将来成为经典的究竟是选家青睐的对象还是冷落的对象,当时还难以确认,只能留待历史的检验。若从整个清诗选本的群体来纵向考察,我们也会发现,有的清诗选本会对某些特定诗家诗作的经典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与此同时,也有其他选本对此持不同意见。因此,随着历史环境与选家主体的变换,清诗选本对特定诗家诗作的经典化生成也会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显示出了作家在经典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我们以“江左三大家”为例,从微观的角度窥视清诗选本对名家经典化生成的影响。 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三人在清初诗坛享有较高声誉,虽然其中如钱谦益等早在明季已有诗名,也有个人诗集面世,但是真正将三者并称、声名远播的还是顾有孝、赵澐同辑的《江左三大家诗钞》。此选本录有三人诗歌作品近 1200 首,为所有选辑三人诗作的清诗选本之最。两位编选者皆对江左三家的诗歌评价甚高:迨至今日,风雅大兴。虞山、娄东、合肥三先生共魁然者也。虞山诗如掣鳌,巨海决澑,洪河不与,翡翠兰苕,争柔斗艳; 娄东诗如绛云卷舒,晖烛万有。 又如四瑚八琏,宝光陆离; 合肥诗如天女铢衣,僊璈凤管,新声绮制,非复人间。虽体要不同,莫不源流六义,含咀三唐,成一家之言,擅千秋之目,江左之风于斯为盛。[1]我江左之有牧斋、梅村、芝麓三先生也,卓然为人文宗主。[1]由于《江左三大家诗钞》的推助,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在清初诗坛逐渐占据盟主地位。正如郑方坤所言: “吴门顾茂伦次先生( 按: 龚鼎孳)集於虞山、娄东之后,有《江左三大家》之刻,纸贵一时,如鼎三足。”[2]但是根据当下文学史的书写经验,这三人在创作水平和诗学成就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如龚鼎孳,很多文学史教材仅仅是提到“江左三大家”时才顺带提及,对其创作价值的评估和《江左三大家诗钞》的评价大相径庭。 其实,文学史不仅仅对龚鼎孳的经典地位提出质疑,钱谦益的经典地位的确立也经历了许多周折,还有关于这三家能否并列、如何排序等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这在《江左三大家诗钞》之后的清初选本已现端倪。 一、龚鼎孳的诗坛沉浮:从经典化到去经典化 我们首先将“江左三大家”在清初诸选本中的入选情况绘成表格,包括三家排序和作品入选数量,以便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出各位诗家的经典化过程。 表 1 “江左三大家”在清初诗选中的入选情况表 从表 1 可以看出,在《江左三大家诗钞》中,龚鼎孳诗歌的入选数量几乎与钱谦益相同,而吴伟业诗歌入选的相对较少。直至康熙中期,清诗选本中龚鼎孳诗歌入选的数量或与另两位诗家持平,或遥遥领先,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如在《百名家诗选》和《诗观初集》中,龚鼎孳诗歌数量竟然比其他两位作家入选诗歌的总和还要多。但是到了康熙后期,龚鼎孳的诗坛命运逐渐发生了逆转,或退居次席,或跌至末位。而在对当时或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的《清诗别裁集》中,龚鼎孳仍不敌他人。沈德潜曾对其与钱、吴并列持有微词: “合肥声望与钱、吴相近,又真能爱才,有以诗文见者,必欲使其名流布于时,又因其才品之高下而次第之。士之归往者遍宇内。时有合钱、吴为三家诗选,人无异辞。惟宴饮酬酢之篇,多于登临凭吊,似应少逊一筹。”[3]此后龚鼎孳在诗坛的经典地位渐渐被打破,先前的神圣光环也不复存在。 至朱庭珍《筱园诗话》则表露得更为直接: “国初江左三家,钱、吴、龚并称于世……然江左以牧斋为冠,梅村次之,芝麓非二家匹……当时幸得才子之称,后世难入名家之列。”[4]龚鼎孳在诗坛地位的变迁不能仅仅理解为《江左三大家诗钞》选辑者识见的低微,因为选本刊刻时,龚鼎孳仍然健在,且声名大噪,顾有孝等人将其奉为经典也是出于常情。至少在时人看来,龚鼎孳具有两个成为经典的重要条件: 首先是才情横溢,这是其成为经典的内部因素。当时与龚鼎孳交往的钱谦益、吴伟业等大家对其才情多有称许: 若吾孝升,以地负海涵之才,当日升川至之候,风雨出于行间,云物生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