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魏万之京》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送别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2.把握送别诗抒发的情感与常见意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送别诗不胜枚举,各有其优。盛唐诗人李颀的《送
魏万之京》感情真挚语言洗炼,响亮的音节,为明七子所师法,
并流传至今。
二、相关知识介绍
1.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
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与当时的诗人王维、綦毋潜、高适、
王昌龄、崔颢等均有唱与之作。擅长七言歌行与七律,善于描写
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绘,更具特色。诗
作风格豪放,慷慨悲凉。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弹
箜篌》曾受李颀诗的影响
2.背景介绍
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晚辈的诗人。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
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
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第 1 页
三、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重点字词积累
离歌:离别的歌。
云山况是客中过:何况你途中要经过重重云山。
催寒近:催得寒气越来越近。
向晚:傍晚。
空令岁月易蹉跎: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2.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
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
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
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
然让岁月流逝。
四、鉴赏诗歌内容
小组讨论,设置题目,小组间互相挑战,完成诗歌内容鉴赏。
【参考题目】(1;2~4;5;6~7;8~9五类题,大同小异。)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
分)
【明确】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天降微霜,送别时萧瑟的景象。抒发了悲
秋伤别与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
2.首联与颔联写出的季节特征即离别的环境,请简要分析。 (首
第 2 页
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从
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4分)
【明确】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环境特点,
借以传达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 “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
艺术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明确】
这两个意象中, “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与离愁的心境做了
极好的渲染与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
情绪。
4. “关城树色催寒近”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诗人却说树色带来
了寒气,说说这样写的妙处。(3分)
【明确】
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
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再加一个“催”
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5.砧声也是诗人常常引进的意象,说说这个意象的情愫。(4分)
【明确】
砧声一般在傍晚或者月夜出现,又为长安特有,李白曾有名
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砧声里渗透的情愫有:亲人即
第 3 页
将别离,怀一种思念之意;,同时,月夜里那咚咚的砧声, 衬托夜
的寂静,突现那种旷阔幽眇的意境,引人产生一种幽怨惆怅的感
觉,令他乡游子的心中生出思乡的淡淡哀愁。于写景中抒情,确实
十分感人。
6.分析最后两句寄寓怎样的意味。(4分)
【明确】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
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
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
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
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
业。可谓语重心长。
7.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4分)
【明确】
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不要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8.本诗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