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脉采血与血气分析
内 容
动脉采血的目的
BD血气针的构图
动脉采血的步骤
血气报告的分析
判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程度
危重患者抢救的金指标
不同部位的静脉血指标不相同
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指标相同
动脉血气分析目的
采血针
胶塞
安全针帽
BD血气针
安全附件
BD 预设型动脉采血器
BD Preset™ 预设:
将针栓推到最底部
将针栓拉到预期位置(1.6cm)
由于动脉压原因,血液流入
(空气从孔石排出)
血液接触孔石后,孔石会遇
湿封闭,血液停止流动
防止气泡产生
血流示意图
BD 预设型动脉采血器
BD Preset™ 预设:
将针栓推到最底部
将针栓拉到预期位置(1.6cm)
由于动脉压原因,血液流入
(空气从孔石排出)
血液接触孔石后,孔石会遇
湿封闭,血液停止流动
防止气泡产生
肝素用量
IFCC 推荐 50 IU/ml
BD 3ml 血气针内含80单位
要满足50IU/ml须抽1.6ml动脉血
Approved IFCC Recommendations on Whole Blood Sampling, Transport and Storage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H, Blood Gases and Electrolytes. Eur J Chem Clin Biochem 1995; 33:247-253
BD 预设型动脉采血器
BD Preset™ 预设:
将针栓推到最底部
将针栓拉到预期位置(1.6cm)
由于动脉压原因,血液流入
(空气从孔石排出)
血液接触孔石后,孔石会遇
湿封闭,血液停止流动
防止气泡产生
立体面
孔石结构
横切面
纵切面
电脑设计采血专用针头:锋利、减少痛感
新型硅油外膜:减少摩擦、利于穿刺,减少痛感
硅化内壁极度光滑:避免溶血,最大程度保持标本可靠性
针头特性、优势
BD血气针与预充肝素注射器对比
项目
BD血气针
预充肝素注射器
肝素盐
肝素锂
肝素钠(12500U)
性状
喷雾态(粉状)
液态
修饰
钙平衡(修饰)
未修饰
装置
有孔石
无孔石
附件
针帽、胶塞
无附件
BD 动脉采血器
固态喷雾技术--避免对标本稀释作用
钙平衡肝素锂--离子检测结果不受干扰
高致密聚丙烯材质--减少气体渗透性
孔石设计--自动排气功能
预设型操作--减少气泡产生,操作简化
安全配件--全面保护医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选择合适的动脉
足背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
桡动脉
首选桡动脉:
易固定,便于操作
股动脉:
易固定,操作复杂
解剖位置较深,易造成感染
肱动脉:
不好固定,滚滑
不好操作
动脉选择
正确的姿势
病人的姿势
要求病人把手心朝外,向上,外伸;把手腕放置在枕头或者其他物品上,不要让病人的手腕和手悬空。
操作者的姿势
在采血部位同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
患者姿势
操作者姿势
左内
右外
确定穿刺点
采血者将左手(或者右手)的食指沿血管的走向,放在腕关节上2-3横指处,通过“一按一提”感觉动脉的搏动。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准备穿刺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着动脉的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它的搏动;
右手以持笔式的方法持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肌贴在病人手上的
大鱼际肌处,便于
固定。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穿刺
把持针头朝向动脉的流向,和动脉平行,针头的三角斜面朝上,以大约45-90度的角度刺入皮肤;
动脉比我们想象的要浅,
动作要轻缓,不要一下
用力过猛,穿透动脉。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采血
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利用动脉采血器中的孔石装置,血液自动涌入采血针内。
血气分析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PH:7.35~7.40~7.45
酸性 中性 碱性
反映酸血症、碱血症或间接反映体内H+浓度
PaCO2 :35~45mmHg ↑呼酸 ↓呼碱
反映肺的功能及肺的调节功能
PaO2 :80~110mmHg
供应末梢组织的氧气,将二氧化碳从肺部排 出
血气分析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BE(剩余碱): ±3mmol/L ↑代碱 ↓代酸
反映体内代谢性酸中毒及代谢性碱中毒的
重要指标
HCO3- :22~27mmol/L ↑代碱 ↓代酸
反映肾的功能及肾的调节功能
HCO3-(st): 22~27mmol/L
T38℃;SO2100%;CO240mmHg平衡后
测得的HCO3-
血气分析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AG (阴离子间隙): 8~16mmol/L
三甲医院临床一线ICU,十年工作经验,长期查阅文献指南,可制作品管圈,PDCA,专科授课,护理查房,指南解读,PPT润色等业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