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及答案.docxVIP

浙教版科学七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阶梯训练: 耳与声 (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人在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此刺激的感受器的存在部位和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C.分别在指尖和手指受伤处 D.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伤处附近 2.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往往在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  ) A.痛觉 B.嗅觉 C.触觉 D.味觉 3.味觉形成的部位是在(  ) A.味蕾 B.舌 C.味神经 D.大脑皮层 4.皮肤的功能包括(  ) A.保护、分泌和排泄 B.感受外界刺激 C.调节体温 D.以上三者都是 5.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6.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7.航天员在太空中交流时常用一根棒接触,原因是棒可以(  ) A.防止两人分开 B.示意谈话内容 C.作为传声媒介 D.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8.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②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③讲话时将手指轻轻放在声带处,可以感受到振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9.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 cm处,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轻轻抵在牙齿上,再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  ) A.用左手拿住时 B.抵在牙齿上时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0.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空气的振动所产生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1.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有关声音的成语,下列对有关声音的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抑扬顿挫”:说明声音的音调高低起伏,停顿转折 D.“天籁之音”:说明声音的音色很好 12.夏商时期,已有铜质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别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13.某同学用尖锐器物掏耳朵,不小心戳伤某结构而导致听力下降。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前庭 D.耳蜗 14.2018年9月28日作为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的关键工程乐清湾大桥通车,起于玉环市芦浦镇分水山,终于乐清市南塘枢纽互通,使行车难的状况得到改善。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如下图),经过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板墙(屏障),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15.央视一套曾经播放过明星义演,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下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耳咽管和鼓室组成中耳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耳咽管引起中耳炎 D.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二、填空题 16.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文中“乌啼”是指乌鸦的发声器官   时产生啼声,靠   传播到四方。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乌鸦与其他动物的声音。 17.我们把使人烦躁不安的一类声音称为   ;噪声的防止:一要在   减弱,二要在   中减弱,三要在   处减弱。 18.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填“声源处”、 “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9.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声音的   不同;但对于声音主要是由哪个物体发出的有所疑惑,于是他又找来了薄铁片、薄塑料片和薄木板,用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梳齿上划过进行对比,发现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判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   (选填“梳齿“或“硬卡片”)发出的。而人的听觉是在   形成的。 20.白居易有诗词写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人们是通过声音的   识别出“琵琶声”的。“琵琶声”是靠弦的   产生的。 21.新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