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 2
一 引言 2
二 超验主义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2
三 超验主义与道家思想之异同 2
1 两种哲学思想的主要相通点 3
2 两种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 5
四 结语 7
文2:论哈特与刘星观点之比较 8
一、哈特对于法律是什么的主要观点 8
(一)规则的内在方面 8
(二)次要规则 9
(三)规则的确定中心 9
二、刘星对哈特关于法律概念理念的分析与批判 10
(一)对于哈特的内在方面的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10
(二)对于哈特的次要规则的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10
(三)对于哈特的规则的确定中心的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11
三、笔者的观点 12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文章致谢(模板) 14
正文
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
文1: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
一 引言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居住英格兰期间深受那里田园风情的感染,创作了很多田园诗佳作。弗罗斯特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开始,继而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充满了清新、纯朴、自然的乡土气息,让人回味无穷。弗罗斯特诗歌的韵味不禁让人联想起了中国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深受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的影响,淡泊名利,向往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他的诗歌朴素自然、清新脱俗,令人神往。
二 超验主义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美国的超验主义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领导人是爱默生。超验主义者认为大自然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超灵”的外衣。自然是人类与精神世界相通的媒介,能够对人产生某种健康的修炼性的影响。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价值,认为人具有神性,拥有无限的潜能,只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助就能够实现完美的境界。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老子,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和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家思想认为人类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即“天人合一”。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是指要顺其自然,无为才能无不为。道家尤其重视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认为人应自始至终保持自然的天性,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
三 超验主义与道家思想之异同
美国的超验主义吸取了大量的东方文化的营养,尤其是受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尽管超验主义与中国道家思想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去甚远,但它们之
间仍然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1 两种哲学思想的主要相通点
超验主义哲学与中国的道家思想之间最重要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它们所主张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理念,这在弗罗斯特与陶渊明的自然诗歌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弗罗斯特在《冬日的伊甸园》(A Winter Eden)一诗中为人们所展示的:
靠近天堂时动物们停止了纠缠,孤单的鸟儿聚集成亲密的伙伴……冬日的伊甸在两点钟恰好完成。冬日的一小时看起来多么短暂,似乎不值得万物醒来四处游玩。
冬天是一个容易让人感受到寒冷、荒凉与死亡的季节,但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给人们呈现了一个美丽、快乐和充满生机的冬日。诗人肯定并赞美了大自然的明亮与美好,生活在其中的万物都如同在伊甸园中一样和谐而愉快:动物不再纠缠,鸟儿也不再孤单,“冬日的一小时看起来多么短暂”,因此,它们尽情地享受着冬日带来的愉悦、快慰和希望。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主题,正如在陶渊明的笔下,村舍桃李与山水花鸟等最为平常的事物,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中写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在这首诗中,榆柳、桃李、村舍、炊烟、鸡犬和桑麻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共同构成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其乐融融的美好意境。
超验主义与中国道家思想的另一契合之处在于它们对于生活中的困苦矛盾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积极的态度。如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写道:
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我将叹一口气,
提起当年的旧事,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诗人以树林中的某个岔路口为背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命题——选择。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林中漫步,两
条路的交会处如同人生命运的十字路口,选择的不同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我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