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1 古诗三首 1.pdfVIP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1 古诗三首 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21、《三首古诗》教学反思 《出塞》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 的经典之作。诗人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全诗 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 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国家安宁的忧国忧民之情,是一首思想 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 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 个典型环境。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 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何须怨”三字,使诗意 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 其壮。 《夏日绝句》整首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 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 尽致。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通过想象,体会 诗人丰富的情感。 2. 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上课前,我对“折柳赠别”这一环节中是否要用诗句有过犹豫, 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我引入“折柳赠别”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 解为什么战士要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因为《折杨柳》所表现的是离愁 别绪,更表现了战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诵读折杨柳赠别的 诗,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那种离愁别绪,但周老师说没有必要,《折杨柳》 只是“别解”,既是“别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我觉得,因为战 士用羌笛吹奏《折杨柳》,更能表现他们的思念之情,这对本课的主题有 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战士戍边生活的痛苦和寂寞。 2.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基本内涵,即使是像这样一首比较复杂的古诗,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1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它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也是明确的。它跟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衣 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马度阴山”都有保家卫国,不打败敌人誓不回家的壮志豪情。有老师说, 战士守卫边疆那种壮志豪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难道战士们对战争的 厌恶与埋怨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吗?如果硬要把保家卫国的壮志豪 情作为王之涣诗的主旨,这语文教学真的应该如此另类。一首诗难道可以 承载古诗教学的全部?难道对学生各种人文精神的滋养都要在一节课中 完成?难道有诗人对战争描写得“壮怀激烈”就一定不能容忍其他诗人描 写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难道对学生的教育也一定只能渗透保家卫国的思 想而不能让他们感受战争的悲惨从而树立反对战争,拥抱和平的情感? 3. 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 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概,李清照的 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 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 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 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 魅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这三首古诗的教学中, 感受到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不断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过训练后,基本上能自己结合工具书,完成 对诗意的理解,。在教学中,我进一步加强了对诗歌的评析,使学生的理 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不足之处 1.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 的共鸣。 2.教师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文档评论(0)

xingrenjiu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