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受直接胆红素和血脂的交互作用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受直接胆红素和血脂的交互作用 1
1、对象与方法 2
2、结果 3
文2: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7
1 材料和方法 7
2 结果 8
3 讨论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受直接胆红素和血脂的交互作用
文1: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受直接胆红素和血脂的交互作用
2016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0万,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1]。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3]。多项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直接危险因素[4],血清胆红素可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速度[5],但血脂和血清胆红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尚不清楚。为了解直接胆红素和血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于2016年3月—2018年12月对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为高危人群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以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标准:信息不完整;患有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骨质疏松、严重的肝肾损害和精神障碍。
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生化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空腹血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超声检查由超声科医师采用GELOGIQE9和百胜MyLabClass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部位为颈总动脉壶腹部膨大前~处,用两侧颈动脉IMT最大值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诊断标准
(1)根据2016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异常肝脏生化实验评估临床指南[6],直接胆红素μmol/L为正常,≥μmol/L为升高。(2)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7],TC/L为正常,≥/L为升高;TG/L为正常,≥/L为升高;LDL-C/L为正常,≥/L为升高;HDL-C≥1mmol/L为正常,/L为降低。(3)颈动脉粥样硬化为颈动脉内膜局限性增厚,IMT;颈动脉斑块为IMT≥,或局部病灶厚度超过周围厚度50%,伴或不伴钙化管腔狭窄且未造成管腔闭塞[8]。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纳入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颈动脉斑块组。
统计分析
。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直接胆红素、血脂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交互作用和叉生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直接胆红素和血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检验水准α=。
2、结果
基本情况
纳入分析8308人,平均年龄为(±)岁,平均BMI为(±)kg/m2。男性5951例,占%;女性2357例,占%。高血压2405例,占%;2型糖尿病216例,占%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
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5283人,占%;其中男性3634人,占%;女性1649人,占%;平均年龄(±)岁。颈动脉粥样硬化616例,占%;其中男性494例,占%;女性122例,占%;平均年龄(±)岁。颈动脉斑块2409例,占%;其中男性1823例,占%;女性586例,占%;平均年龄(±)岁。三组对象年龄、性别、高血压、2型糖尿病、BMI、SBP、D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空腹血糖、TG、TC、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直接胆红素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以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0=正常,1=硬化,2=斑块)为应变量,以直接胆红素水平(0=正常,1=升高)为自变量,调整因素包括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肥胖大鼠肠道Toll样受体4和核转录因子kappaB受电针的影响分析.doc
- 酒精协同乙肝病毒促进肝硬化的相关研究.doc
- 综述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
- 试述国内外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研究相关进展.doc
- 探讨牛血清白蛋白及呋喃妥因相互作用研究中光谱法的应用.doc
- 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损伤区皮层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受电针的影响分析.doc
- 监测肺腺癌转移中应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阴性富集联合FISH技术的价值.doc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XCL5HMG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oc
- SAMP8小鼠海马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及Tau蛋白受电针的影响.doc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治疗的疗效观察.doc
最近下载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7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1.docx VIP
- 京瓷哲学手册.pdf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5教学单元实施计划.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6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