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如何解决水稻黑条性矮缩病核心农业期刊(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论如何解决水稻黑条性矮缩病核心农业期刊 2
1 南方水稻黑条性矮缩病的发病症状 2
2 南方水稻黑条性矮缩病的发生规律 3
3 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3
4 科学防控,治虫防病 4
5 适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5
6 几点体会 5
1)坚持预防为主 5
文2:论如何解决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 6
一、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6
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7
(一)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因素 7
(二)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员工个人因素 8
三、解决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9
(一)树立科学的现代人才观 9
(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9
(三)注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9
(四)与员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0
(五)建立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系统 10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论如何解决水稻黑条性矮缩病核心农业期刊(资料)
文1:论如何解决水稻黑条性矮缩病核心农业期刊
1 南方水稻黑条性矮缩病的发病症状
水稻各个生育期均可感病,但不同生育期的稻株感病后表现症状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发病植株明显矮缩,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叶色深绿,剑叶或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叶背及茎秆表面有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的瘤状突起,早期是乳白色,后期是褐黑色;病株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
苗期症状 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出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深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成黑褐色。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植株严重矮缩(株高不及正常株的1/3),不能拔节,重病株常早枯死亡。
分蘖期限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心叶从下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皱折,叶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1]
抽穗期症状 全株矮丛生,有的能抽穗,但抽穗不完全,抽穗迟而小,实粒少,粒重轻,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可见纵向皱折;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
2 南方水稻黑条性矮缩病的发生规律
病毒初侵染源 1)越冬虫源的带毒白背飞虱、田间自发生及再生带毒水稻苗、杂草等。2)由外地迁入的带毒白背飞虱。初侵染源在早稻上扩大侵染量,经白背飞虱传至单季稻或晚稻秧田及本田,同时可扩散到玉米田,早期侵染造成严重为害。植株之间不相互传毒、白背飞虱不经卵传毒。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4~24 d。
田间发生趋势与发病特点 该病具有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为害隐蔽等特点。随着病毒分布范围的扩大及越冬毒源大量的积累,病害逐年加重。一般晚稻田发病重于早稻田,移栽田重于直播田,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田块间,发病轻重取决于水稻危险生育期是否与带毒白背飞虱迁入发生高峰期相吻合,田块间发病差异非常大。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秧苗的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后,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基本绝收;拔穗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的先后造成损失在10%~30%。病区田间尚未发现有明显抗病的水稻品种。
3 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杀灭传毒害虫、切断毒源、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通过治虫达到防病目的的”综合防控策略,推行“抗、避、断、治”(抗:选抗(耐)病品种,避:抓好栽培管理,断:阻断毒源,治: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控措施,降低白背飞虱发生的数量和传毒风险 ,减轻水稻病毒病的发生为害。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的关键环节,以“治虱防矮”为重点,实施科学防控。对已经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田,根据田间发病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应急补救措施。
选用抗(耐)病良种,淘汰感病品种 避免种植本地区上年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品种。培育无病壮苗,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备水稻分蘖期田间发病时“掰蘖补苗”的需要。
抓好栽培管理
1)历史病区,在生长适期适当调整水稻播、插期,尽量将水稻发病敏感期与传毒媒介发生高峰期错开。晚稻秧田尽可能远离早稻田。2)加强肥水管理,对发病田要及时排水晒田,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农家肥,避免重施氮肥,增强水稻抗病抗虫能力。3)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拔除病株。当大田已经严重发病,或发病丛率超过7%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入泥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出一半分蘖苗或将储备秧移栽到拔除病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特种医学资料).doc
- 从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于脑的理论(特种医学资料).doc
- 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探讨(特种医学资料).doc
-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临床应用1年随访(特种医学资料).doc
- 丹葛五苓散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特种医学资料).doc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男性膀胱癌的发生有关(特种医学资料).doc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75例疗效观察(特种医学资料).doc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特种医学资料).doc
- 桑植县门诊对196例初治肺结核病例心理疏导治疗效果观察(医药卫生资料).doc
- 研究引产餐醇提取物对大鼠子宫的影响(医药卫生资料).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