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探讨(特种医学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探讨 1
1 “伏邪”和“余毒”是肿瘤术后转移及其血管生成的前提 2
2 “络病”理论与肿瘤血管生成 3
3 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 4
4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5
文2: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探讨 8
1 “伏邪”和“余毒”是肿瘤术后转移及其血管生成的前提 8
2 “络病”理论与肿瘤血管生成 9
3 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 10
4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11
参考文摘引言: 14
原创性声明(模板) 15
文章致谢(模板) 15
正文
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探讨(特种医学资料)
文1: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的可行性探讨
转移是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特征性表现,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影响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如何阻断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提高肿瘤治疗水平及治愈肿瘤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断绝或减少肿瘤血管供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途径,寻找新的高效低毒血管生成抑制剂已成为当前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医药在治疗肿瘤及血管生成相关病证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研究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与现代最前沿的医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相结合,从中药中筛选开发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阻断肿瘤转移途径的新药,对于控制肿瘤侵袭、转移,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伏邪”和“余毒”是肿瘤术后转移及其血管生成的前提
尽管目前作为绝大多数肿瘤患者首选治疗手段的外科手术,使一部分早期肿瘤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相当一部分晚期患者仍免不了术后复发甚至广泛转移。其原因可能在于某些肿瘤的非特异性生物学行为,早期即发生了肿瘤细胞的转移而尚无临床表现,手术虽切除了原发病灶,减轻了肿瘤负荷,但仍存在肉眼和各种检测手段不能发现的亚临床病灶或微转移灶;或者是外科治疗手段促进了肿瘤复发和转移过程而使其术后很快出现复发转移征象。根据OReilly提出的新的癌灶转移假说,原发灶可产生相互拮抗的两种因子即刺激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原发灶刺激因子的量大于抑制因子,原发灶生长迅速,但抑制因子的半衰期比刺激因子长,以致抑制因子到达转移灶的量大于刺激因子,从而抑制转移灶的生长。原发灶被切除后,转移灶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来源消失,引发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升高从而加速微小转移灶的生长[1]。OReilly等从移植性Lewis肺癌的小鼠血清和尿液中分离到38 kD的血管生成抑制素(angiostatin)及临床上经常发现肿瘤术后易复发和转移等病情恶化的现象有力地支持了这一假说。另外手术及其他创伤性检查的挤压、出血也易导致瘤细胞脱落,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肿瘤复发和转移。肿瘤术后的化疗、放疗、生物治疗虽能一定程度地杀灭残留癌细胞,但仍未能阻止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肿瘤微血管持续性生成和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使残留癌细胞成为复发转移的根源,符合中医“伏邪”、“余毒”致病学说。肿瘤经手术、放化疗后,邪气虽渐消,但仍有癌毒蛰伏体内,成为“余毒”、“伏邪”。癌毒之邪其性走串,易乘虚鸱张而余薪复燃,四行旁窜。正如《瘟疫论》中所述:“若无故复发者,以伏邪未尽。”蛰伏之残余毒邪滞留体内,与人体正气相争,再因多种因素如外感六淫、七情内伤、过劳(包括劳神、体劳、房劳过度)以及治疗时攻伐太过等,可进一步加重正气亏虚而致残余癌毒乘虚而进,入络伤血,煎熬津液,致使痰、毒、瘀互结,侵蚀脉道,导致癌症的复发与转移。由此可见,癌毒蛰伏之余毒未消,伏邪未尽乃为癌症复发与转移的前提。
2 “络病”理论与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主要机制之一,属于祖国医学“络病”范畴。中医“络”的概念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现代医学的微血管与微循环概念相似。祖国医学认为,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犹如网络,纵横交错,遍及全身,内络五脏,外连肢节,具有贯通表里上下、环流气血津液及渗灌脏腑组织等生理功能。正如《灵枢·经脉》所言:“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正常情况下,络脉系统作为沟通机体内外、维持阴阳平衡和保障脏腑气血灌注的功能性网络,也是协调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结构,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各种病理状态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比较诗学的名与实(行业资料).doc
- 语言礼貌与语言策略的性别差异(文化研究资料).doc
- 明儒学案缘何不为李贽立学案兼谈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历史学资料).doc
-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学在青少年中普及的努力(历史学资料).doc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历史学资料).doc
- 浅谈巴尔扎克对拉斯蒂涅人物形象的塑造(英美文学资料).doc
- 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及外来语素漫谈(英语资料).doc
- 谈科技英语的翻译(英语资料).doc
- 谈结肠造口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临床医学资料).doc
- 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的特点(临床医学资料).doc
-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临床应用1年随访(特种医学资料).doc
- 丹葛五苓散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特种医学资料).doc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男性膀胱癌的发生有关(特种医学资料).doc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75例疗效观察(特种医学资料).doc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特种医学资料).doc
- 桑植县门诊对196例初治肺结核病例心理疏导治疗效果观察(医药卫生资料).doc
- 研究引产餐醇提取物对大鼠子宫的影响(医药卫生资料).doc
- 体外循环对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医药卫生资料).doc
- 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在颊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医药卫生资料).doc
-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医药卫生资料).doc
最近下载
- ZIF-67合成方法设计.docx
- 高空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保卫管理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BPA8604D_CN_DS_Rev.1.0 (1) 规格书 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制药专用控制系统系列:Rockwell Automation PharmaSuite_(1).制药专用控制系统系列:RockwellAutomationPharmaSuite概述.docx VIP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及答案(荐).docx VIP
- (202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及答案.docx VIP
-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现代文二》.docx VIP
- 主要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询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