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仄可通用字总表中.重.从.供.降.撞.望.当.量.将.强.抢.相.长.藏.创.丧.浪.为.思.吹.骑.遗.几.衣.予.疏.楷.泯.分.闻.汗.观.难.冠.看.漫.翰.患.鲜.扁.便.传.研.扇.燕.旋.缘.漂.挑.调.夭.了.要.炮.教.敲.扰.号.操.过.和.颇.荷.磨.些.华.污.更.横.并.令.行.正.盛.莹.听.乘.兴.胜.称.不.禁.任.担.三.渐.砭.占.巉.1、可通用字做动词,或与动词组合使用时为平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中的可通用字“教”,此“教”为“让”之意,做动词用,故为平声。其他实例:①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其“横”做动词用,故为平声;又“风雨纵横至,?此非渊明庐。”(宋·晁说之《风雨纵横至》),此“横”与动词“纵”组合使用,故也为平声。②听——“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此“听”既做动词用,也与动词“取”组合使用,故亦为平声。说明:本规律只是针对平仄可通用字而言,对于不可通用的动词,一般为仄声。譬如:“过”、“送”、“住”、“吻”、“采”等等。2、可通用字做名词或助词时为仄声。如:“镇湾庙口桥丁字,炮竹声连毓秀坊。”(清·何淡如《题除夕》)中的可通用字“炮”,此“炮”为“鞭炮”之意,做名词用,故为仄声。而“炮击”之词,是与动词“击”组合,则为平声。其他实例:①磨——“路转风回四面歌,新河磨尽磨盘河。”(宋袁说友《新河》)其“磨盘”为名词用,故为仄声;又“细筑场无隙,轻推磨有音。”(宋·苏辙《杀麦二首》),此“磨”为名词,故也为仄声。②些——“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宋·毛滂《更漏子》)中的“此”字做助词用,为仄声。三、平仄可通用字其义相同字例考在平仄可通用字总表中以及在唐诗宋词实例平仄可通用字不仅平仄互用,而且其义亦有不变之字。现归纳如下:看、患、叹、过、撞、望、忘;听、莹、泯、楷、晦、谆、缠;敲、挠、廷、浏、吟、砭、巉、拕①看——通用字“看”一般义为“观看”时为仄声,义为“爱护”时为平声。但在不少诗句中却是互用,在仄声位置便是仄声,在平声位置便是平声,其义是不变的。例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遥看”即观望之义,非“看护”之义,却为平声。又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书事》:“本来只道千钧重,看破元无一羽轻。日月光明天广大,不妨啸傲过平生。”其中“看破”之义,也无非用眼观望。而此处却是以仄声。何也?互通也!②患——忧患。在“少而干禄利,老用忘忧患。”(宋·欧阳修《读书》)中,根据平仄交错定律,其“忧患”为的“患”为平声,而在“忧患工催老,飘零敢讳穷?”(宋·陆游《独立》)中,同样是“忧患”一词,其“患”是仄声。③三——再三。在“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宋·苏辙《和王适寒夜读书》)中,其“再三”为的“三”为仄声,而在“说与园丁重九近,毋烦老子再三催。“(宋·方岳《买菊栽》)中,同样是“再三”一词,其“三”是平声。由此可见,该量词为平仄互用。四、非平仄可通用字互通例考????????一些字,虽不是平仄可通用字,但也有一些大诗人在平仄位置上互用。例如:①探——探为十三覃,平声。可是在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却用到仄声的位置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未名中的“探”便在仄声位置上,难道是李商隐先生不知平仄么?②荫——荫为去声二十七沁,仄声。而在唐代大诗人杜牧《七律·新柳》诗中却用到平声的位置上。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绿荫”应当为“仄仄”,而这里却是“仄平”,不然就律诗而言,就说不过去了。难道说,杜牧先生也搞错了么?无独有偶。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也有一首绝句名为《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这个“树荫”的“荫”决计不可做仄声,做平声才是格律工整。这种现象,也许是诗人挣脱了平仄的束缚的一种表现。以此为例,以证明非平仄可通用字也有通用的事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动重卡充电站建设方案.docx VIP
- 一种白肉灵芝-魔芋胶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20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docx VIP
- 24J113-1 内隔墙-轻质条板(一).docx
- 保护区安全准入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 工厂分伙协议合同.docx VIP
- 古韵悠长 第一课《雕梁画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TCECS1517-2023 装配式压制玻璃钢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