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教学经验资料).docVIP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教学经验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教学经验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 1 文2:浅谈中国山水画临摹与创作之关联 5 一、临摹与创作相辅相成 5 二、临摹《青卞隐居图》的心得体会 7 三、总结 8 参考文摘引言: 8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教学经验资料) 文1: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 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临摹、写生、创作。临摹是为了学习传统,写生是为了感受真实山水,创作是把自己对山水的理解、山水的“道”体现出来,三者综合起来才能继承传统又开拓新的途径。 1.临摹、写生、创作的关系。南朝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到“传移模写”即是向传统、经典作品学习,这成为学习中国画的最好方法,也是捷径。所以在教学中强调临摹,把临摹放在技法实践的第一位。临摹是学习重要的拐杖,最终目的是创作。如何从杵着拐杖到自由翱翔?我认为最必要、最关键的环节是写生。写生时,面对自然界的山石树木,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它们与前人总结的各种皴法、点法、染法及其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相似之处可以用临摹来的技法表现,不同之处就是我们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中国山水画脉络。在临习之前,我们先要梳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脉络,弄清楚各朝各代的主要特点风格、流派。自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开始,山水画从人物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山水画画科,以后就不断发展、成熟,在中国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山水画理论体系,完善了丰富多变的各种皴法,产生了不同的流派,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之一。五代、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指出:“山水,大小李将军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从大小李将军的青绿山水到荆关董巨、李范的大幅全景山水,再到刘李马夏的残山剩水,既有磅礴的气势,也有细腻的质感。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文人画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追求笔墨变化、简练超脱,追求诗书画印的文人气质,创造了山水画的新风貌。明清山水追随前人,也有所创新。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大家,追求诗、书、画三位一体来抒写情怀,无论是清新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山水都自成一派。清代被尊为“正宗”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等在艺术思想上追求复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其作品多在仿前人笔意上产生,这种艺术思想影响了后代近三百年,现在看来也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另辟蹊径的“四僧”:石涛、朱耷、髡残、渐江,他们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把爱国之情、个人的身世、抑郁之气都寄托在了画纸中,不强调形似,注重内心的情感,打破了以“四王”的摹古风,振兴了中国画坛,特别是石涛和朱耷的影响最大。 3.临摹的方法。理清楚了中国美术史的脉络,我们发现,宋画重理法、质趣、写实,元明清不求形似,重笔法。对初学者来说就是“一工一写”、“一静一动”。初学时,建议从宋代小幅的扇面、册页开始。这里不能理解为小幅作品是简单的,事实上反而并不容易,小画有大格局,但画幅小,便于整体观察和描摹,便于全局把握。宋画讲究“格物”,“经营位置”,画面中的起承转接合,气韵、意境都体现其中,因而画的时候要大胆落笔小心收拾。因为画幅小,所花时间较少,对勾画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有较快的了解和印象。认真临完作品后要自我总结经验,多体会,画大幅作品的时候才会冷静沉着,不慌不忙,不害怕。中国山水画的精髓不在于山水之外形,而在于山水之精神,或激昂澎湃,或风轻云淡,或颂扬,或批判,尽显中国哲学思想。要在作品中传递出意境,离不开笔墨的精妙,需要靠具体的技法来实现。临摹就是最好的方法,是进入中国画学习的最好途径,因而学习技法很重要。把临摹放在第一步,是重点也是难点。《芥子园画谱》、《山水画基础技法》、《百树图谱》、《百石图谱》等都是很好的入门书籍。书里清晰地分析了各家山水画的特点,总结了各种山石、树木的皴法、各种树叶的点法等。从最基础的着手,面对一幅经典作品如《早春图》、《溪山行旅图》等,学生们赞美惊叹之声此起彼伏。动笔前,先给学生们讲讲作画者的时代背景、个性特征、绘画风格、作品传递的意境和意义,最后分析技法、构图、笔法、墨法、色彩等。从近至远,从远至近,从重点到次要,再从次要到重点,反复观察研究体会。从第一棵树开始画,把握树的姿态、枝干的主次、前后分布、树叶的形态———点叶或夹叶、个字点或鼠爪点,当不清楚如何画时,可以回到最基本的点线的练习中。画好了一棵树再继续其他树的描绘,树木多了,更要注意前后的层次关系。同样山石也是如此,从一颗石头开始,分析是哪种皴法———点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ting1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