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只此青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平区玉架山幼儿园 大班美术活动《只此青绿》 教材分析 本活动改编自《游戏·发展·成长课程》教材中“丛林探险”主题下的美术领域活动《多彩的丛林》。与原教材相同的是幼儿通过名画欣赏,和叠画技能的掌握,来表现春季山林郁郁葱葱的景象。年初,《只此青绿》一舞惊艳了全国,孩子们对此也兴趣浓厚,隐藏在舞蹈的背后是我们十大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此画是青绿山水派的典型代表,运用大量叠画晕染的技巧表现我国千里江山绿荫繁茂的美景,大班幼儿开始接触古诗词,愿意亲近中国经典文化,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能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本次活动教师将通过带来幼儿欣赏水墨名画《千里江山图》,借纸巾叠画晕染技能为依托,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青绿山水的印象。 活动目标 欣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感受青绿山水画的意境和春天山脉连绵、重叠、茂密而充满生机的景象。 能够大胆创作,运用纸巾肌理叠画晕染的方法表现自己对青绿山水的印象。 感受中国传统经典名作,增强幼儿亲近经典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欣赏《千里江山图》,感受青绿山水画的特点和意境。 难点:运用纸巾肌理叠画晕染的方法表现自己对青绿山水的印象。 活动准备 课件ppt 白胶、纸巾、国画颜料、毛笔、记号笔等 幼儿经验准备:有欣赏水墨山水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只此青绿”舞蹈引题,让幼儿了解《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背景。 重现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引出《千里江山图》,教师简单介绍。 欣赏《千里江山图 视频整体欣赏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欣赏的这幅画,和你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师:欣赏完这幅《千里江山图》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图片局部观察 ①局部观察——山脉 形态:高低错落、连绵起伏、重叠 颜色: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想要表现什么?和你的朋友相互交流一下,来分享你的感受。 ②局部观察——天空 师:天空中有什么?为什么把鸟画得这么小? 小结:近大远小,想要表现远是事物就画得相对小一些,就像远处的山,看上去小小的。 ③局部观察——船、人、桥、楼宇等小景 小结:有了这些小景,让山水风景有了生活的气息。 绘画《千里江山图》 大胆创作与表现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漂亮的《千里江山图》,今天我们也来一起画一画? 介绍新的作画方法和材料 ①观看视频,师幼共同梳理叠画和点染的创作过程。 ②引导幼儿说一说创作过程 提问:谁来说说看是怎么画的? 教师总结:白胶涂一涂、纸巾撕一撕、“小山”摆一摆、颜色点一点 提问:纸巾撕成了什么形状?为什么要撕成这样三角形? “小山”怎么摆?颜色怎么点?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请幼儿整体欣赏作品。 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你是怎么表现的? 活动延伸 请你们当一会儿小小的解说员,来介绍一下我们创作的《千里江山图》的美景和故事。 临平区玉架山幼儿园 吴玉凤 二〇二二年四月五日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